不少药农最近都在问:75%的药材品种价格下滑,2025年这些药材到底还能不能种?

一、胖大海:高价周期收尾,无灾则谨慎扩种
胖大海的价格像坐过山车,但规律很明显——产量决定行情。
2023年,它从145元涨到290元;2024年春,再升至300元。但2025年行情掉头,4月跌到180元,5月短暂反弹到220元,目前市场价已在150元左右。
它的核心影响因素是产量:春秋两季都能丰产,年总产可达2000多吨,一旦生产过剩,价格必跌;若春秋两季均减产,价格才会涨。
分析:胖大海已持续近三年高价,这轮高价周期基本收尾。若未来两年没有受灾减产的利好,价格会逐渐从高价跌落。已有种植基础的农户可维持现有规模,新户不建议盲目进入。

二、半夏:成本高、供应增,新户慎入
半夏现在的情况有点“两难”——种着可能亏,但不少农户又舍不得停。
先看成本:甘肃半夏已开始产新,若一亩产量只有300公斤,干货成本会高达68元/公斤。2024年不少甘肃农户种半夏是亏本的,但2025年还在种,原因很现实:2020、2023年价格好时赚过钱,前期投的设备舍不得丢,还想赌今年行情。
再看供应:半夏的主产地已转到河北安国,10月后安国就会产新,今年种植规模依然不小,预计产量会继续增长,接下来还会面临一轮供应冲击。
分析:半夏短期难有明显涨价空间,已有种植户可控制规模、提升亩产来降成本;新种植户别轻易尝试,尤其是没有旧设备支撑、需额外投入的情况,风险太高。

三、牛蒡子:成本托底,适合低投入农户
牛蒡子价格跌得厉害,但农户种植意愿却没降,核心原因是“成本太低”。
2023年它还在40元/公斤的高位,2025年7月跌到13元,9月又降至10元。但甘肃宁县的农户基本没停种,秘密就在成本里:
农户用自家地种,再用留种的方式,一亩地成本才500多元;
就算是包地种植,最高成本也超不过1200元/亩(但租地种的人很少)。
按亩产120公斤干货算,自地留种的农户,每公斤成本最低仅4元;就算是包地购种,成本也不超过10元。现在市场价10元左右,自有土地的农户仍有利润空间。
分析:牛蒡子价格难大涨,但成本托底让它抗风险能力强。2026年农户大概率还会种,适合有自有土地、不想高投入的农户;想包地扩种的,要算清账,避免因成本过高亏本。
四、附子:过剩已成定局,未来2-3年低价运行
附子的行情是“高价刺激扩种,扩种导致过剩”的典型案例。
2023年它涨得猛,不到一年从45元涨到120元,年底回落到75元,这个价格一直维持到2024年8月产新。但连续两年高价让药农纷纷扩种,2024年产新后价格直接跌到55元,2025年又继续跌到48元左右。
分析:附子的生产过剩已经形成,未来2-3年大概率会在低价区间运行。不管是老户还是新户,都别盲目扩种,现有规模能维持基本收益就好,避免进一步增加供应、拉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