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鲁知申 庄稼补习班
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拟境栽培技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和郭兰萍研究员团队联合研发的基于 “拟境栽培” 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入选 2024 年农业主推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拟境栽培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种植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减药增效技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基于生态农业的田间管理技术等,以实现生态位最佳利用提升产量,如瓜蒌 — 黄豆立体生态种植模式可使瓜蒌、黄豆亩产量增加;还可通过逆境效应提升药材品质,如基于逆境效应开展栽培的霍山石斛,其总多糖、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含量比设施栽培分别提升 44%、154% 和 76%。
间套作模式:合理的间套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空间,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如苍术 — 玉米间套作模式,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还能使两种作物相互促进生长,相比单作种植模式更具优势。
土壤改良和处理技术
生物熏蒸技术:如在种植黄连时,熟地按比例喷施棉隆等生物农药后,再用地膜覆盖升温,对土地熏蒸,可起到杀菌效果,有效预防黄连的根腐病。
微生物菌剂应用:使用有益微生物菌剂来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增强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中草药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同时还能抑制有害病菌的滋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繁殖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对于一些珍稀、濒危或难以用常规繁殖方法繁殖的中草药,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的优质种苗。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使其分化形成完整的植株,具有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限制、遗传稳定性高等优点,如铁皮石斛等名贵中草药的组织培养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种子处理技术: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可采用多种种子处理方法,如精选和晒种,保证种子纯净饱满;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种子吸水快,早发芽;还可用多菌灵等药剂拌种或浸种消毒,预防病虫为害。
精准农业技术
农业物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中草药种植环境和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例如通过安装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气象环境监测系统、生长监测系统等,实时采集土壤水分、温度、养分、空气温湿度、光照等数据,并根据预设的参数和模型,自动控制灌溉、施肥、通风、遮阳等设备,为中草药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无人机植保技术:无人机可用于中草药的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作业。在播种时,能按照设定的航线和播种量进行精准播种;在施肥和喷药过程中,可根据地形和作物生长情况,实现均匀、高效的喷施,提高作业效率和农药、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人工操作对植株的损伤。
光合靶向技术:有些中药材需要遮光或林下种植,但这也限制了其光合作用效率。上海泰博光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针对中药材种植开发了一种产品,提高中药材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加快其药效累计,既增加了产量,又提高了药效成本积累。
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例如释放捕食螨防治叶螨类害虫,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鳞翅目害虫,喷施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多种害虫,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风险。
物理防治:采用防虫网、诱虫灯、色板诱杀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如在种植区设置防虫网,可有效防止害虫侵入;悬挂诱虫灯可诱捕蛾类等害虫;色板诱杀则可针对蚜虫、粉虱等害虫,具有环保、安全、无残留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