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大环境的影响,乌梅的表现一直不理想,货源消化缓慢,人气下降,价格持续低迷,令持货的商家倍感焦虑!目前,乌梅产新结束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产地价格在10元左右徘徊,乌梅为何徘徊不前?面对如此情形,我们该如何审视这个品种呢?今年的产量如何?后市能否出现回升?为此,本文特将其价格走势、产新动态及加工成本等进行综合梳理与阐述,形成综述内容,供市场关注者与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乌梅产区分布
乌梅既可以做食品、饮料等,也可以作为中药使用,是药食两用品种,其主要产于我国云南腾冲、大理等地,四川的大邑、崇州、都江堰、达州、北川、乐山马边,还有福建、广东、浙江部分地区也有产出,但其中云南、四川地区产量占比相对较大,且这两地每年的产量大小直接主导着市场来货量与总体行情的变化。
二、近年的价格波动情况
纵观乌梅的历史行情,第一次高价期是2008年受产量减产、又加上出口量和国内带来的强劲需求,其价格急剧上涨,从6-7元上涨到20元左右的高价,随后总体走向下坡,价格从20元下跌到2010年的10元左右,但掉入10元低谷后因有商介入出现了马上回升,使其到2012年逐渐回升到16元左右。
第二次高价期是由于乌梅四年多时间一直在走向缓慢的下坡路,2017年价格过低,又加上乌梅减产与多年积压的老货得到良好消化,行情从12-13元上涨到28-30元的高位,到2018年各产区产量大增,产地相比2017年25-26元的价格下滑了将近10元。
第三次高价期是2019年因四川、云南产量出现大幅的减产,价格出现了反转,由产新前的21-22元上涨到26-27元,到2020年丰产,梅子挂果率也高,再加上外销量不如往年同期,市场生乌梅价格降至15元左右。
而2021年乌梅产新后产量减少,因资本关注价格走高,行情上涨到18元左右,但2022年由于产地新货产量大幅增加,乌梅行情产新后持续下滑,2023年与2024年虽有天气等原因影响,但同比往年产量没有明显减少,行情多在15元左右连续横盘,今年以来总体趋势显滑,目前市场售价在12-14元之间不等,产地报价在10元左右。
从以上历史行情可见,乌梅除去大减之年引起行情异常上涨外,即使价格也出现反复,但下滑时落差还是比较大,这也是说明这么多年来乌梅生产供应与市场需求状态下真实的行情规律反映。
三、2025年乌梅产新情况阐述
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其果树不仅有大小年之分,天气因素对乌梅的产量影响较大,因此,每年的花期和挂果都备受关注。为进一步了解乌梅2025年产新情况,笔者联系了主要产区四川和云南,以下是商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反馈的情况:
四川产区:乌梅鲜果四川地区从7月份开始陆续采收上市,今年花期受天气影响,有商统计四川地区较去年减产约10%-20%(不完全统计),并从收购情况看,采收的生乌梅果形不及去年、个头偏小,乌梅产新季开启后,鲜果行情略低于去年,产新初期鲜果收购价约为1.5-2元/单斤,但在库存有量,以及商家认为初期价高和外销不及往年的影响,收购商、加工户收购谨慎,随着产新推进,鲜果陆续上市增加,后期降至0.8-1元/单斤,干品行情也随之走低,因此,鲜果与干品走动便有所加快。
图为:四川地区乌梅今年挂果情况
同时,往年四川乌梅鲜果会有云南买家前来收购拉回云南加工,但今年受行情普遍低迷和四川的鲜果品质不及往年,产新时少有云南买家前来收购乌梅鲜果,产新鲜果、干品整体走销始终不及预期的顺畅,目前此地区统货对外售价在10-11元,烟熏乌梅440-450粒的报价在12-12.5元,350粒的报价在13-13.5元。
云南产区:乌梅鲜果云南地区从6下旬开始陆续采收上市,但受开花时雨水多,以及乌梅属于小年,今年挂果有影响,其当地乌梅比四川地区减产幅度大,据有商统计较去年减产大约30%左右(不完全统计),产新初期鲜果收购价约为2.5-3元/公斤,随着鲜果应市集中,后期收购价降至2元/公斤,同时,因为今年乌梅挂果减少,此地区所产的鲜果个头也大,但含水份也偏高于往年,目前当地乌梅统货售价在8-10元之间不等,烟熏乌梅报价在10-12元之间不等。
四、今年加工成本
从加工成本看,四川地区按当地折干率4.5-5公斤:1公斤,若加上人工及其它费用计算,四川马边产区前期加工成本大约10-11元,而中期与后期随着鲜果收购价滑,加工成本下降,加工的成本大约9元左右,其四川大邑成本价相比马边的加工成本相对高2元左右,但质量也好于四川马边乌梅。
而云南乌梅加工加工户主要集中分布在巍山县、洱源县,其中巍山县加工的机烤梅偏多,洱源县加工的烟熏梅、机烤梅,晒梅都有,且洱源县也是乌梅的集中产区之一,今年个头小的折干率4.5公斤:1公斤,个头大的折干率在5公斤:1公斤,加上人工及其它费用计算,前期的加工成本多在11元左右,中期与后期的加工成多在9-10元左右,而农民加工虽有的不计人工成本,但加工出来的颜色和品相欠佳。
可见上述,乌梅前期价高,中期、后期行情走低,今年多数加工户手中乌梅成本不低于当前售价,并有部分加工户目前有亏本情况的发生,所以价格太低商贩和农户都不愿出售。
五、乌梅产销分析
乌梅除药用外,饮料厂与食品对其需求均占有一定比例,其鲜果走销量也不小,往年春节后由于厂家提前备货,这段时间货源走货加快,但2025年以来中药材行业低迷,受市场需求环境继续走缓影响,乌梅的销势也呈现购销不旺的状态,即使价格持续低价虽吸引商家关注,但外围参与商购买并不多,近来产区日常采购中主要是接有订单按需走销,剩余下来的库存尚有量,因此,便陷入行情徘徊不前的局面。
其次,通过近几年产地商家和市场经营户对近年产销总结数据看,乌梅2020年丰产,2021年产新后产量减少,2022产地新货产量大幅增加,2023年受云南地区天气干旱,鲜货产量较2022年总体有所减少,但2024年产量与往年相比相差不大,同时正常年景乌梅当年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当年的需求,甚至还有余下的部分便转化为库存,且近年来至今年乌梅每年产新前库存尚且量,只不过2025年新货产量不及去年和正常年大,目前有商反映库存正在消耗之中。
六、总结
总体来讲,在当前市场低迷环境下,虽有商试图在低迷中寻觅商机,尝试抄底博反弹,终因大势所趋结果并不尽人意,具体到乌梅,单从供需来看,受新陈货叠加,目前货源供大于求,预计短期内行情难有实质性利好支撑,其乌梅相关从业者分析后市变化不仅需看市场实际需求,还需密切关注库存消化情况,但人气也很关键,需大家持续关注和跟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