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帆
目前亳州地产药材白芍、白芷、丹皮、桔梗等已陆续进入产新,今年这些药材产量有多大?近期行情表现如何?白术、丹参、毛知母、紫菀、菊花等正值生长期,前期持续的干旱对其影响有多大?
白芍:今年受天气以及行情低迷影响,产新时间较去年推迟,进入8月中旬才正式拉开产新序幕,新货上市量陆续增多,15日十九里集贸市场新货上市量有100吨以上,大货成交仍不理想,成交量70%左右,6-7成干统货售价14元左右,折干品价20元上下。由于目前白芍人气不聚,今年新货产量大小尚不明朗,多年积压的库存仍未见底,购货商信心不足,预计,短期内行情处于小幅震荡之中。
白芷:目前白芷采挖已基本结束,产新高峰已过,华佗镇上货量仍在百吨以上、五马集贸市场新货上市量多在50-60吨,小统货价格依然在5.5-6元(九成多干)上下浮动,大统货售价9元左右。虽然今年亳州产区受干干旱影响单产减产,但是,由于去年种植面积扩增,尤其周边地区承包土地种植面积较大,新货总产量仍不小,价格反转上行压力较大。
丹皮:立秋已过,丹皮进入采挖期,由于目前行情不佳,药农采挖积极性不高。五马集贸市场鲜货上市量不大,鲜条多售价4-5元/千克。由于近三年来牡丹籽销路好,而且价格不低,生长期4-5年的卖籽1000多元/亩,药农仍不放弃种植。近几年丹皮行情低落,采挖面积并不大,市场需求多以消化库存为主,不过,丹皮在地面积依然较大,入夏以来的干旱也难以点燃药商购货热情,短期内行情仍难乐观。
桔梗:亳州桔梗主要种植在十八里镇十二里周边,受前几年高价刺激,发展种植面积较大。由于近两年价格持续走低,药农多延迟了采挖时间,到今年有的已生长了4年,正常采挖2-3年。尽管目前桔梗价格依然低迷,但是,药农不得不采挖出来改种其它药材或农作物。从采挖出来的新货看,受干旱天气影响,单产产量下降,只是市场人气低落,而且今年采挖面积大,短期内行情仍难有大的波动。
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多湿、较耐旱,亦耐寒。今年夏季的持续干旱对在地白术生长影响不大,而且立秋过后其根茎正式进入生长。8月6-7日,亳州产区普降小到中雨(7日立秋),旱情解除,白术开始进入生长期。近几年白术价格多在20-22元上下运行,药农收益依然不低,种植积极性不减,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发展。如果白术生长中后期风调雨顺,其未来行情难已乐观。
丹参:今年夏季亳州产区持续干旱,目前从在地植株还看不出干旱对其正常生长有多大影响。尽管近几年多数药材价格大起大落,但是,丹参行情较稳定,统货价格多在11-12元上下浮动,药农仍有较高的种植积极性,今年亳州产区新发展种植面积不小。目前市场统货价格8.5-9元,预计,短期内价格难仍有大的波动。
毛知母: 适应性很强,生长期喜温暖、耐干旱,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前期持续的干旱对其生长影响不大。该品种已在7元(饮片)上下持续运行三年多时间,每年都有不少商家视价低购货囤积,只是生产尚未得到大面积调减,走出低谷仍山高路远。近期十九里镇地产药材市场上货量不大,购货商也不多,统货多要价7元左右。
紫菀:喜温暖湿润环境、耐寒力强,地下根茎能露地越冬。怕干旱,尤其是6-7月营养生长盛期若遇干旱,将造成大幅减产。去年紫菀因为干旱单产减产,导致紫菀苗子也不多,今年种植面积扩种有限,预计,今年紫菀单产产量也将受到影响。目前市场行情平稳,水洗货多售价12-14元。
菊花: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侯、能耐寒,但不耐旱。不过,前期干旱期间菊花植株处于生长前期,对其影响不明显。虽然近两年菊花价格持续在20元以上运行,但是,药农种植积极性并不高,主要是药农多选择栽种了从江苏引进的“茶菊”。茶菊不但单产产量高,而且,产新后可以直接出售鲜花,其亩收益也高出亳菊不少。目前市场亳菊统货因质量不等多售价20-25元,即使今年亳菊丰收,预计,后市价格也难以大幅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