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悦
山豆根,又名广豆根,以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及其根茎入药,最近两三年内的行情走势备受多商关注。目前山豆根野生资源濒临枯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常年供不应求的局面足以让其行情出现大幅波动,但现实是行情在100元以上的历史高位运行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山豆根行情似乎存在“延时效应”。究竟山豆根后市如何运行,我们先做解读再做后市预测。
一、野生采挖难 家种难供应 过去,山豆根为野生资源,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只适应生于石灰岩山地或岩石缝中,因此只有体魄稍显强壮的年轻劳动力才能采到山豆根。近5年在野生资源几近枯竭的边缘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家种驯化的重要性,作为多年生的品种,山豆根从下种到采挖至少需要3年,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要求以及生长周期长等因素影响又让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尽管山豆根如今的种植区域已经从广西的百色、东兴、防城港、玉林、河池等地扩散到周边的贵州、云南、广东、福建、江西等地,但因产地不同,采挖季节不同等差异,总体能如期达到合格商品(有效成分含量达药典标准的)的山豆根供应量并不大。此外在越南仍有一定的野生资源量。但据悉云南、越南产区因气温高、海拔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所以在供应方面,山豆根产不足需的趋势仍然较严峻 二、功效独特 供需缺口加大 山豆根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独特功效,当今多用于治疗咽喉和齿龈肿痛,口舌生疮,病毒性肝炎以及某些肿瘤等疾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例如目前市场常见的含有山豆根有效成分的产品有治疗肝炎的针剂“肝炎灵注射液”;治疗咽喉肿痛的气雾剂如“桂林西瓜霜”;抗病毒的中成药“抗病毒颗粒”以及抗肿瘤方面的药物等等。笔者通过对华南地区主要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几位常年经营山豆根的商家拜访后获取到一组参考数据“山豆根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全年中成药需求量大约为600吨,天然植物提取厂的采购量在200吨左右。2014年全国山豆根总体供应量不会超过500吨,其中产量占比超过70%,剩余部分是通过走私或进口渠道流通到国内的陈货”,由此可见山豆根的供需矛盾已在日益凸显。 三、“高歌”的行情使种子价格坚挺 四、山豆根行情延时的解读 如今产地、市场基本没有大货库存,经营商家多采取随购随销,很少有人愿意压货。产地经销商普遍道出一种心声:其一,山豆根在百元高价企稳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压货意味着资金的风险增加,后市是否还会再涨的预期不明朗;其二,人工开始种植山豆根时间稍早的达6-8年,晚则2-3年,何时出现多大的产量冲击市场,也是一个不可预知的因素;其三,近年山豆根的野生资源急剧下降,产区收购点每次收到农户采回来的都是两三斤,市场来货每次也是零散小件货,需求的刚性使得商家也难以进行批量存货。 从产地商家了解到,近两年,随着人工费用不断提高,山豆根经过多年的采挖,野生资源逐年减少,采挖人均每天采挖山豆根干品约1公斤,上市量在急剧减少。家种资源发展方面,据悉山豆根用种子育苗、扦插繁殖,一般干货的亩产量是130~180公斤,其中生长年份达3-4年左右的山豆根平均亩产量约130-140公斤,生长年份达在5年及其以上的平均亩产量达160公斤。由于人工费用高,其他各项生产成本逐年在递增,山豆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这些都应属于山豆根行情的利好因素。山豆根目前的市场行情已经稳定有一年多,因价高其销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为此又抑制了卖家的出售价格,从而牵制了市场行情。 五、山豆根后市技术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