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2021药市的变局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1-01-06 阅读:1296

  
             
            2021年到了,2021年与正常年份有何不同?当如何面对?笔者认为:2021年中药行业将出现涨价潮、退出潮、转型潮、基地产业链潮。先说,2021年与正常年份有哪些不同?

        1、疫情 突来的疫情使中国和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甚至是格局的重塑,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国与国之间的位置、生命与生产前后之间关系的重塑,这种重塑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同时也改变了国家政府使命的调整。由于地球被现代工业严重破坏,失去了正常生态,病毒的出现是必然的结果,要想退回去疫情前的可能几乎没有。所以,各国的科学家预测:病毒疫情将成为常态,将永远伴随人类同行,疫情前后是一个分水岭。对任何事情的判断,必须放在疫情是常态化的情况下考虑,而不是一旦疫情结束,一切回到以前状态,疫情已经使人类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2、上网根据大数据显示:中国2.2亿老年人,疫情前三年,会上网的占3%,疫情前两年占5%,而2020年达到了85%以上!甚至一些善于学习的老年人比年轻人上网玩的还溜!疫情闷在家中使国人学会了网上购物、网上培训、网上开会、网上工作,这个世界已经由单纯的、现实的世界变成了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世界,在一个大虚拟网上互动交流。疫情逼的能上网的都已经上了网,人们一旦享受了的这一种快捷、成本低的便利,再也回不到以前了。任何一个做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如果你企图认为,一旦疫情结束,一切重回以前,那你就错了!所以,一切从能否上网推广宣传为准绳,不能上网操作的项目,很快被现代人所遗忘!因为它没有生存空间了。如果2021年你还只知道拉关系送礼搞回扣,连直播带货都不知道,那你可真的落伍了!

        3、中医药中医药在武汉疫情攻坚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大家有目共睹,武汉攻坚战结束后,大家也看到了党中央对中医药的重视,认为中医药的春天来到了,这应当是业外人士的感觉,但业内人士纷纷感觉到,中医药从未像今天这样难,疫情主要措施是戴口罩、隔离,而不是使用中医药,疫前和疫中相比,中药的销量不但没有增加,而且大幅减少。人们注重了保健,但少去医院,甚至远离医院这个高传染区、高消费区,没有特色的中小医院、诊所纷纷关张倒闭,除个别有品牌的大医院外人流大大减少,那种不是按照疗效,而是按照销售额给医生提成的销售模式,臃肿放大的中药销量被大大瘦身!中药销量打回了原形!人们由过去有病去医院,把健康交给医生,大把钱儿用来治病,渐渐认识到未病先防,病后注重康复巩固。这种意识的改变,加之经济衰退给人们带来消费力的影响使中药的销量难以回到疫情之前。所以,不要期望哪一天疫情结束,哪一天中药治疗药的销量,又要恢复到疫情之前,人们对中医中药的消费,一定会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中药消费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就是纯治疗性作用的药物销量下降,而保健康复类作用的品类销量放大,这一点大家应当体会到了。

        4.药典与药品管理法2020年新版药典和新“药品管理法”的实施,将在2021年全面推行,用官方的一句话——坚持4个最严!2020版新版药典,增加了农残重金属检测及药品法加大了惩治力度,这对传统的中药是一个很难过去的坎儿,中国的土地农残重金属超标已是普遍现象,加之国家药监局要求各省迅速建立药品追溯系统,需求方一扫二维码便知道产品的生产者是谁,它将迅速调整现行的关系户商业格局,2021年是中医药的一个分水岭,疫情前是一个状态;2021年则另是一个状态,这一点大家应当认识清楚。

        5、集采与药品第三方采购平台心脏支架从3—5万,降到了700元,这条集采结果的信息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中国!2021年集采将成为医院采购的主要途径,它可能结束几十年来的部分药品销售的灰色交易!几十年来,不管是药材、饮片、中成药、西药,离了回扣做不成生意,它沿袭了几十年!随着各省市建立药品第三方采购平台,将生产厂家放在第三方平台上,让购药者自选。它将大大提高药品、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价格透明度,促使药品价格趋向市场真实价格,避免回扣,这可能会使一些药厂、饮片厂的销售人员失业(实际上已经有些企业已大刀阔斧砍掉了部分销售队伍),这可能成2021年又一新的商业格局。“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厂中标,多厂停产。集采和第三方采购平台的兴起,必将导致绝大多数低水平重复生产的企业黯然退出市场,另谋生路。

        再说,2021年将出现四个“潮”,即:涨价潮、退出潮、转型潮、基地产业链潮。

        1、涨价潮由于2020年新版药典新增了农残重金属等检测项,这对于中国大面积的土地被污染,农残重金属严重超标是一个挑战,对药厂、中药饮片厂是一个挑战,它必然导致合乎药典标准不含农残重金属的中药材涨价,反之不合乎药典标准的药材跌价,一个涨价、一个跌价,甚至会形成合乎药典标准的药材难以上货,而不符合药典标准的药材又无销路的现象。由于中药材原材料涨价,而导致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价格上涨,又因为中药饮片和成药价格上去了,市场竞争力被消弱,中药的销量将再次受到冲击。

        2、退出潮不管是中药厂和中药饮片厂,当前国内的情况是严重的产能过剩,这种产能可能是需求量的数十倍以上,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随着2020年新版药典和新的“药品法”的实施,它提高了标准,加大了处罚力度,生产的成本和投入大大增加,这对于盈利水平本来不高,甚至亏损的企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2020年前马马虎虎还可以过得去,2021年过不去了,只好选择退出。实际上,现半数以上的中药厂和饮片厂已经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并没有更大的资金投入去应对门槛的提升,退出是常理之中。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对这些厂可能退出是一个好事,不退出,才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和负担,选择退出的可能迎来的是光明!美国药品卖遍全球,制药企业只有4家,而我们却有8000多家!严重的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严重的不够,这些低水平重复生产的企业占用和浪费了太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中央政府再三强调的“去产能”之列。“市场经济就是淘汰绝大多数!”这也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真不知道未来的中国制药企业剩下多少家?

        3、转型潮在人们健康意识的改变,由治疗向保健预防转向、在中药监管标准的提升的情况下,有些企业选择了退出,有的则选择了转型。转型的方向是根据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改变而变,也就是从治疗向保健预防方向转,即向中药药膳、中药保健茶、中药保健饮品、中药保健快餐粉。甚至有些企业放弃了中成药、中药饮片的生产,向中药农业方向转型,因为只有健康的食材,才能做出健康食品,中药农业,可能成为2021年以后炙手可热的行业,它比较适宜从中药行业退出来的企业,因为对中药有着感情和基础。中药农业应当是一个比较广阔,可使中药企业重生的天地。随着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时期,光照减少,农作物减产,加之土地被化肥农药大面积污染,在吃出健康来的需求大背景下,合理价格的健康食材将为大众所求,追溯系统的建立将使做中药农业的企业大为获利。事物总是想相反方向转化,此一时彼一时,今非昔比!

        2021中药行业,从种植、加工、销售整个产业在盈利方面有冲在各个行业前面的可能。当前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已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这里顺便给大家推荐了一篇文章“什么是农业的全产业链”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在中药产业链上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现行的中成药丸散膏丹、中药饮片传统剂型已经受到当前人们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挑战,中药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改变剂型,提升疗效!这将在2021年明显看到一些药厂、饮片厂要借助现代科技,转产保健品、保健茶、保健饮品、保健食品,而且它们不再是“药”,不再经过“药”准字号艰难的程序,2021年,这类健康产品将是遍地开花,而且许多产品疗效大大好于现在的传统剂型,同时也挤压了现行的传统中成药、中药饮片的市场占有率。沈阳天峰药业,药品干不下去了,转型鱼油卵磷脂口服液,销售额、利润额暴增;河北安国的金木药业从中药饮片转型保健品、保健茶,有中药饮片的年销售额几千万到了数十亿、百亿!中医中药,必须向西医西药学习,一定要善于借助现代科技来提升自己,这才是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转型过去,则另是一番风景,一些企业已经尝到甜头。肽技术、酶解技术、量子技术、生物科技,它把中药的疗效提高了数倍甚至数十倍!我们做中药的一定要拿来为我所用,一切照搬复古,一切都是老祖宗的好,不知守正创新、不知与时俱进,乃是自取灭亡之路!(遵循中医药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尽快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习近平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药膳,疫情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切能上网的都上了网,现代家庭人口少,工作压力大,年轻人又懒惰,没有时间去做慢功夫的美餐,疫情又使人们自觉少去外出流动,工业化快餐配合外卖,将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美味可口、搭配合理、有菜有汤、成本放低,甚至大大低于家庭制作的成本的工业化健康快餐,将走上每一个家庭的餐桌,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热点和消费市场。它也将是中国退出制药企业的归宿和未来,只有工业化快餐才能容纳如此大的过剩产能。青岛“牛老三”,潍坊“第一春”,几年实现几十个亿的销售额,利润率高于其它行业便是例证!一句话,顺潮流者昌,工业化健康快餐将是今后的潮流!

        4、基地和产业链潮药典和药品追溯系统,逼的生产企业必须走向基地,建立稳定质量可靠的原材料来源基地。基地的建立将改变现行的靠关系的商业格局,这也将是2021年一大趋势。中国也已经走到了产业链竞争的阶段,为了生存下去的企业,将按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原则,组建自己的产业链;大企业也将鲸吞企业的上下游,形成自身产业链,这是一个必然趋势,看看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几十处提到“产业链”就知道,天下已变!商业生态圈已变!企业当尽快建立和进入产业链,游离在产业链外的企业,甚至农户将很难长久生存下去。(未完待续)《永信中药网》陈永增手机微信:15933540095

上一篇:十大涨价品种

下一篇:新药典实施:市场谨小慎微 不敢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