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一货难求,采购商驻守烤房!
谁在推动草果价格快步上扬?
在香料市场整体交易清淡的背景下,草果却上演了一场“逆袭”大戏。当前正处于产新期,市场预期的新货压力并未出现,草果行情反而在供需紧绷中快步上扬,一跃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一】近期草果行情
11月初,草果均价仍维持在44元/公斤左右,进入中旬后开始稳步上涨。受产地购货商家增多、货源供应持续偏紧的影响,本周草果行情呈现明显上行态势。截至11月15日,云南草果报价为45.5元/公斤,越南草果价格则涨至43.8–44元/公斤区间。
从交易表现来看,本周草果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成交氛围活跃,整体流通速度显著加快。福达市场寻货客商数量明显增多,但商户普遍惜售。这种“想买的人多、愿出大货的少”的格局,进一步巩固了当前价格的坚挺态势。
整体来看,草果在香料市场中表现独树一帜,成为近期少有的亮点品种。作为关注度较高且正处于产新期的品种,其产地实际情况如何呢?
【二】产地情况:货源紧缺
1. 货源争夺激烈:
云南作为国内草果的核心产区,货源紧张态势尤为突出。据福达市场的商家反馈,由于近期前来产地的购货商家明显增多,盈江、怒江等主产区目前“一货难求”。即便采购商报价高达45元/公斤,在产地仍难以采购到现货。当前采购以整车批量订货为主,商家需排队开单,部分收购商甚至直接驻守烤房,一旦有新货烘干达标便立即收购。
生果收购价格同步走高。11月初,产地生果收购价集中在9.2–9.8元/公斤;至中旬,已上涨至约10.6元/公斤。由于约4斤生果可加工出1斤统货干草果,仅生果成本折算成干货就已达到约42.4元/公斤(未含烘干、装袋等费用),从而为干草果的市场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
2. 供给持续收缩:
根据商家反馈,今年草果产量预计在6000至8000吨,较去年下降约40%。减产主要与产区果树老化问题加剧有关。
回顾2016年,云南草果主产区曾遭遇低温冻害,导致产量大幅下滑;叠加当时资本大量涌入、市场炒作情绪高涨,草果价格于2017年7月一度飙升至170元/公斤的历史高点。值得关注的是,当时的高价显著刺激了农户扩种意愿,而在2017年价格高峰后新种的植株,目前大多已进入盛产期尾声,整体产能随之进入自然回落阶段。
进口端同样难以补充缺口。我国草果进口主要依赖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其中越南草果因品质接近云南货,市场份额较大。但近年来,越南产区也面临种植管理粗放、气候变化导致的减产问题,加之边境贸易政策(如通关效率、检疫要求)的影响,进口量增长有限,难以完全弥补国内供应缺口。
【三】商家看法
持货商对草果的后市普遍持乐观态度。其信心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供给端的持续紧缩。 草果已经连续三年减产,当前的实际库存量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充裕,这从根本上支撑了价格的上行空间。
二是草果品种自身的优良特性。 持货商认为草果属于相对健康的投资品种,不仅因为市场长期看好其需求潜力,更因其储存条件简单,无需依赖冷库,这显著降低了仓储成本和运营难度,为持货待涨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草果此轮价格上涨并非偶然,而是由产地减产、采购竞争与持货信心共同推动的结果。供给端的持续收缩与市场热情的相互叠加,令草果在香料整体平淡的行情中走出独立轨迹。在库存偏紧、成本支撑与商家普遍惜售的背景下,草果后市仍具备一定的看涨预期,其价格走势也将持续考验市场各方的判断与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