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南五味子困局

发布时间:2025-10-15 阅读:1232
原创  黑胡椒与白胡椒                                                                                                                                                                                                                                                                                                

一、产量:减产与库存的博弈

南五味子仍以野生资源为主力供给,主产区集中在陕南、豫西山区,年销量稳定在千吨级。2025 年产新季(7-9 月)呈现显著减产特征:陕西产区遭遇数十年不遇的干旱,导致挂果率骤降;同时生货收购价仅 1.6-1.8 元 / 斤,农户单日采收收入不足 200 元,远不及连翘、蝉蜕等品种,采收积极性低迷。叠加商家因行情低迷收购谨慎,主动发动采收的意愿减弱,进一步拉低实际产量。

但减产并未形成行情支撑 —— 产区与市场仍有丰厚库存,2023-2024 年产新积累的货源尚未完全消化,新货上市后库存压力持续释放,安国市场药厂货报价仅 35 元 / 斤,饮片货 38 元 / 斤,处于近七年低位。

二、用量:需求疲软成核心桎梏

需求端的萎缩是行情低迷的关键推手。南五味子传统需求集中于中药投料,近年却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一方面,中成药整体需求疲软,用药单位多采取 “随购随销” 模式,不愿建立库存;另一方面,其跨界应用进展缓慢,虽有深加工潜力,但尚未形成规模化保健品、食品需求,与北五味子的产业链延伸形成鲜明反差。

从流通数据看,2025 年药市整体成交清淡,南五味子小批量走销为主,亳州、安国等核心市场均反馈 “实销为主、走销不快”,进一步印证需求端的乏力。

三、人气:市场关注度降至冰点

南五味子本就属于 “小众品种”,商家关注度受行情波动影响极大。2023-2024 年中药材牛市期间,因供给充足、缺乏炒作题材,其价格未获提振;2025 年药市转入 “寒冬” 后,人气更遭重创 —— 产地收购商 “不敢囤货”,市场商户 “缩减库存周期”,甚至出现 “谁存货谁亏本” 的行业共识。

即便 9 月后价格跌至七年低点,仅有少数商家试探性关注,但多数持 “观望谨慎” 态度,安国市场明确指出其 “短期难有好的表现”,足见市场信心的严重缺失。

四、经济环境:药市寒冬的系统性压制

2025 年中药材市场的整体低迷构成系统性压力:经历 2023-2024 年的火爆后,多数品种价格断崖式下跌,货源普遍积累,市场陷入 “悲观循环”。南五味子在此背景下雪上加霜 —— 种植端面临人工、物流成本上升,加工端受需求疲软挤压利润,流通端资金周转压力增大,全产业链均受经济环境拖累。

更关键的是,医药集采等政策持续压缩中间环节利润,药企对原料成本敏感度提升,进一步压制了南五味子的价格弹性,使其难以通过成本传导实现行情反弹。

五、北五味子拖累:替代效应的致命冲击

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功效趋同,长期存在替代关系,而 2025 年北五味子的行情暴跌成为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受前几年高价刺激,东北产区种植面积激增,今年仍处盛果期且无极端天气影响,产量预期丰厚。

目前北五味子产地价格已跌至 32-35 元 / 斤,低于南五味子的 38 元 / 斤,且质量更优,直接抢占其市场份额。叠加北五味子库存庞大,即将到来的产新将进一步加剧供给压力,南五味子行情难有喘息空间。

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南五味子 “减产但库存高、需求弱、替代品施压” 的格局难以改变,行情仍将在低位震荡。但 35-38 元的价格已接近采收、加工成本线,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中长期需关注北五味子产能调整节奏、自身需求端的突破以及药市整体环境的回暖,在此之前,其行情难有实质性转机。


上一篇:天麻从300元暴跌到120元,今年希望有多大?

下一篇:产新季来临: 中药材市场深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