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目前产新已正式结束,从产区种植大户反馈的情况来看,今年天气干旱对其产量影响显著,亩产量较往年明显偏低。而新货产出后,行情却不升反降,多数种植户陷入亏损境地,由此产生了较强的惜售心理。
回顾历史行情,甘遂曾创下三百多元的高价,这一过往行情也成为当前关注此品种商家的重要参照,甘遂的高价行情何时能再度出现?笔者将结合当前情况进行简要解析,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甘遂属于产区集中的品种
甘遂为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采收后撞去外皮,晒干。本品呈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1~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处有棕色外皮残留。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白色,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强气微,味微甘而辣。属于小三类毒性品种。
甘遂,1996年以前主要采集野生的,1999年后甘遂家种规模扩大,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种植,次年的7-8月份产新,目前市场货源供应主要是家种货,山西产区成为甘遂的主产区,其产量占据全国90%以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二、甘遂历史行情与价格驱动因素分析
1、历史行情演变脉络
1)1996-2000年:野生转家种初期的价格震荡
野生主导阶段(1996年前):甘遂主要依赖野生资源,因资源稀缺,市价长期维持在35-45元。1997年受供需紧张影响,价格攀升至62元高价。
家种兴起与价格回落(1997-2000年):随着家种甘遂规模扩大,市场供应增加,价格持续下滑。1998年产地收购价跌至10元,1999年降至8元,2000年更是跌至历史最低点6元。
2)2002-2014年:低价震荡与缓慢回升
2002-2009年:行情在30-50元区间震荡,2010-2012年:尽管整体药材市场火爆,但甘遂价格短暂上扬后继续下滑,2012年一度跌至25元。
2012-2014年:受种植面积萎缩、新货上市量减少影响,行情持续上调。2013年底市场统货价达60元,2014年行情略回落。
3)2015-2018年:价格暴涨与快速回落
2015年:行情迎来转折点,价格从40元飙升至180元,标志着甘遂进入高价周期。
2016年:价格继续上涨,突破300元,秋季虽回落至250-270元,但仍处于高位。
2017年:价格再次上涨,突破前期高点,达到3330元。然而,产新后行情迅速回落。
2018年:产新后行情步入低谷,价格跌至40元上下,随后进入平稳期。
4)2022-2025年:新一轮上涨与回落
2022年:行情再次启动,价格从50元涨至100元。
2023年:价格在百元区间运行一年,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2024年:价格从105元进一步上涨至130元,延续上涨趋势。
2025年:产新后,受新货产出量增多影响,价格再次下滑。
上图为:甘遂历史行情曲线图
2、高价行情驱动因素
2016-2017年高价背景
1. 生产调减与库存消化:2014年之前,甘遂价格长期处于低价位,严重挫伤农户种植积极性,导致种植面积萎缩,产量减少,到2015年市场库存已处于较低水平。
2. 资金与人气的助力:在供应量不大的背景下,部分资金介入甘遂这个品种,导致价格急剧拉升。
高价维持时间短的原因
1. 高价刺激生产,产能恢复快:甘遂价格大幅上涨后,高额利润刺激农户扩大种植面积。由于甘遂种植周期相对较短,产能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市场供应增加,导致价格回落。
2. 市场用量小且毒性限制:甘遂属于小三类品种,其具有毒性,市场需求量相对不大。
上图为:中药材甘遂
2022-2024年行情上涨因素
1. 生产调减:自2018年之后,甘遂价格连续几年处于低位,农户种植积极性再次受挫,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
2. 市场大环境影响:2022-2024年正值中药材市场繁荣期,多数品种行情上涨,同样作为甘遂小品种的市场关注度仍高,同时,劳动力成本增加,甘遂种植、采挖等环节的成本上升,也对价格形成支撑。
三、甘遂的功效与代表成药
甘遂作为小三类毒性中药材,市场需求长期保持稳定,年用量维持在150吨左右,受限于毒性管理要求及临床需严格辨证使用的特性,整体用量无大幅波动。
甘遂作为有毒性的峻下逐水药,核心作用是强效泻下、消除水肿,临床需严格辨证使用,其作用与代表成药具体如下:
功效和性能特点:甘遂不仅能泻水逐饮,还能消肿散结,其苦寒泄降、有毒力猛的特性,使其能深入肺、肾、大肠经,善行经隧之水湿,攻毒散结而消肿结。因此,甘遂成为了治疗水肿、风痰癫痫及疮毒的猛药。其主治病证广泛,包括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以及风痰癫痫和痈肿疮毒等。
代表成药:十枣汤(经典方剂,常制成散剂)、 舟车丸(中成药,多为丸剂)、控涎丹(又称“子龙丸”,散剂或丸剂)等。
四、甘遂种植费工费时 亩投入成本较高
甘遂种植因费工费时、采收难度大,整体亩均投入成本较高,其中采收环节成本占比最高,其次为种子、肥料及人工管理成本。以下是按2025年种子价格核算的亩均成本明细:
上图为:生长期的甘遂
地租:租赁费用 600-700元/亩。
种子 :每亩用种量10斤,2025年种子单价120-140元/斤;2024年单价180-200元/斤, 所以,2024年种子成本在1800-2000元,2025年1200-1400元。
土地深耕:机器作业费 80 元(深度1尺),需专用机械,确保土壤疏松,满足甘遂块根生长需求
人工与日常管理: 人工播种、田间日常管理(除草、巡查等) 1000-1200 元。
农药: 春季病虫害高发期用药,约7-8天施药1次,共需10余次,大约 1000-1200元, 因春季病害频发,农药使用频次高,成本占比显著 。
肥料: 底肥1200元/亩 + 生长期追肥500元/亩 ,共计1700元。 底肥为种植前基础施肥,追肥用于生长期养分补充,保障块根发育 。
灌溉 :生长期浇水相关费用(设备、人工等) 200元, 按常规灌溉频次核算,具体费用随区域降水情况略有调整 。
采收成本(最大单项) : 1. 机器采收:每天900-1000元/台,每天可挖0.3-0.4亩,每亩需2.5-3天。2. 人工挑拣:每天14个工人,每个工人120元/天,与机器采收同步进行。采收需机器与人工配合,机器负责挖掘、人工负责挑拣,是成本最高的环节,共计5500-6000 元。
刮皮处理: 机器滚揉刮皮,需2名人工辅助操作(按基础人工核算) 240元(120元/人/天) 刮皮为采收后初加工环节,需人工配合机器(一般自己家有)完成,成本相对较低 。
经多方费用统计,甘遂种植成本大约在一万元/亩上下,对于投资大的(人工、肥料、农药)达到12000元/亩。
五、2025年甘遂采收面积与种植效益
2025年甘遂可采挖面积显著增加,核心驱动因素源于前三年的高价行情传导。2022-2024年,甘遂价格从50元逐步攀升至130元,持续三年的高价大幅提升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最终推动2024年甘遂种植面积迎来阶段性高峰,导致2025年可采面积相对大。
但2025年甘遂生产端遭遇显著挑战,核心问题在于生长期干旱天气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5年受生长期持续干旱影响,块根发育受限,甘遂块根个头偏小、单产大幅降低,甘遂亩产量稳定在200公斤左右,今年产量普遍降至150公斤上下。
按当前甘遂统货价格约60元/公斤,2025年实际亩均产量150公斤计算,在9000元,根据前期成本明细,2025年甘遂亩均投入万元左右看,2025年甘遂包地种植大户多亏损状态,部分自有土地的散户可省去地租成本(600-700元/亩),且日常管理多为家庭用工,人工成本可大幅压缩,亩均成本可降至大几千元,接近亩均毛收入,部分管理得当的散户可实现微利。
六、总结
甘遂从种植角度上来讲,虽属于费工费时的品种,但只要行情能够达到种植户心理预期,就会刺激种植面积的发展,又因本品种植周期短,生产容易恢复,作为一个年销量不大的有毒品种来讲,一但产量增多,行情必然回落。
随着甘遂价格的走低,种植大户的种植积极性会减弱,但具体种植面积需看9月份种植结束后(种子商家介绍,种子大部分已经销售),另外,从甘遂供需层面与市场背景分析,大概率甘遂行情仍会低位震荡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