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四大套牢药材品种行情解读

发布时间:2025-09-12 阅读:1212

“去年110元拿的黄柏,现在65元都没人要;前年1050元囤的酸枣仁,如今330元甩卖还得亏运费——这两年,不少中药材种植户和药商栽在了‘套牢品种’上。”


其实中药材行情从不是“涨了就追、跌了就慌”,每个套牢品种背后,都藏着供需和周期的底层逻辑。今天与大家分析当下最典型的四大套牢药材。


1. 黄柏:从110元跌到65元,“高价刺激”的后遗症有多痛?

当前市场上,川黄柏双面黄皮丝价格稳定在65-70元/公斤。半年前,这个数字还是85-95元;一年前,更是冲到过110元的高位。

不少商家在高价时犹豫,想着“再等等还能涨”,结果等来的是逐月下跌:2025年3月85-95元,5月跌到80元,6月70-80元,8月直接破70元。犹豫间,手里的货就成了“烫手山芋”。

为什么跌?核心是“旧账没清,新货又来”。

前三年黄柏高价时,种植户一窝蜂扩种,那些货现在还在市场上消化。即便2025年新货产量不大,但“过去的量”已经把市场填满。有货者看不到涨价希望,只能降价抛售,形成恶性循环。

短期来看,黄柏可供货源充足,价格回升的动力不足。手里还有货的,别再赌“突然涨价”;打算种植的,更要算清成本——现在的价,已经回到三年前的起点。


2. 甘遂:330元到60元,“短周期品种”的致命伤

甘遂现在的统货价是60元/公斤,对比2017年330元的历史高位,跌了近8成;就算对比2024年130元的价格,也拦腰砍半。

这个品种的行情像“坐过山车”:2016年冲300元,2017年破330元,产新后直接跌回低谷;2022年从50元涨回100元,2024年冲到130元,2025年产新后又跌回60元。

它的问题出在“种植特性”上。

甘遂虽费工,但种植周期短,只要价格达到种植户预期,扩种速度非常快。而且它是有毒品种,年销量本就不大——一旦产量增多,就像“小水池里加了大桶水”,行情必然回落。

接下来,甘遂大概率会在低位震荡。别想着“抄底”,这个品种的“底”不好踩,除非有极端天气导致减产,否则难有大波动。


3. 酸枣仁:1050元到330元,“四年高价”的退潮何时停?

酸枣仁的套牢者,可能是最难受的——98货从2023年1050元的历史高峰,跌到2025年的330元,两年跌了近7成。

它的高价周期长达4年:2020年210元涨到280元,2021年冲450元,2022年破890元,2023年稳在1050元。不少人觉得“酸枣仁是硬通货,高价能稳住”,结果2023年产新后,价格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路跌到现在。

为什么跌?因为“高价期太长,产能已经过剩”。

四年高价让种植户扩种、采收积极性拉满,市场货源越积越多。2025年产新后,新货又补充进来,价格直接跌破400元。

接下来两年,如果没有大的天气减产(比如倒春寒、干旱),酸枣仁价格还会继续走低。手里有货的,别等“反弹”;打算种植的,先看看身边是不是已经有不少人在种——行情退潮时,跟风者往往最受伤。


4. 五味子:175元到32元,“产量魔咒”为何难破?

现在辽五味子产地统货价30-33元/公斤,对比2017年175元的高位,跌了近8成;就算对比2022-2024年60元左右的震荡价,也跌了近一半。

五味子的行情规律很明显:2017年冲顶后,每年都在跌,2020年跌到45元,2021年小涨至78元,之后三年在60元震荡,2025年产新后直接破35元。

核心原因还是“产量”。

今年五味子产量又不小,市场上的货根本消化不完。而且它的种植周期不算长,一旦价格回暖,种植户就会扩种,形成“涨了扩种、种多了跌、跌了弃种、弃种了又涨”的循环。

短期来看,五味子价格反弹动力不足。这个品种适合“低吸高抛”,但现在还没到“低吸”的时候——得等产量明显减少,或者需求突然增加,否则难有起色。

中药材行业,赚的是“认知差”,亏的是“跟风病”。下一个可能套牢的品种,会不会是你正在关注的?先想想它的产能、周期和需求,再做决定。

(注:以上分析基于市场公开数据,不作为投资依据,种植和囤货需结合自身情况判断。)


上一篇:五大崩盘品种

下一篇:木瓜产新价落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