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牛蒡子价格探底,10年新低背后藏机遇?

发布时间:2025-08-20 阅读:1002
原创合润情报海润本草

图片
编辑:海润本草信息部
图片来源:网络


吉林省榆树市闵家镇的药材收购点,一袋袋牛蒡子静静堆放在角落。经销商老王翻着账本摇头:“过风筛货14-15元一公斤,比年前又降了。”他指着仓库里堆积的货物,“现在走货慢,都不敢大批进货了。”


在甘肃产地,行情更显低迷。新上市的牛蒡子产地价格已跌至9-9.5元/公斤,市场甘肃色选货仅12元,陕西货13元。这一价格较2023年高点的42元相比,累计跌幅超过65%,创下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


中药材市场整体进入调整周期,牛蒡子为 “生产过热可能继续走低”的品种,与当归、党参、白芷等大宗药材共同面临供应过剩的压力。


01 价格低谷,产区现状全景


当前牛蒡子市场呈现 “产区价格分化、整体低位运行”的特点。在吉林省榆树市闵家镇,当地剩余存量不多,但受其他产区货源充足影响,少有商家购进,导致价格较年前小幅下调,过风筛货价格在14-15元。


更大的价格压力出现在西北主产区。据中药材天地网监测,甘肃产地新货价格已降至9-9.5元/公斤,陕西产地价格也仅在10.5元左右。市场端甘肃色选货12元,陕西货13元,交易氛围冷清。


纵向对比来看,牛蒡子价格从2023年的42元高位一路下滑至如今的16元水平,三年累计跌幅超65%。这一价格水平已接近甚至跌破种植成本线。


市场经营者普遍采取“勤进快销”策略,不敢大批购进,以规避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这种市场心态进一步抑制了行情复苏。


02 过剩根源,扩张与周期共振


牛蒡子价格持续下跌的核心原因在于 “种植面积盲目扩张导致供需失衡”。


这种生产过剩源于前几年高价刺激下的种植扩张。当2023年牛蒡子价格达到42元高位时,各地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


与此同时,药市整体进入下行周期。据专业机构分析,中药材市场已进入“三年熊市”阶段,80%以上的家种品种价格将持续低迷。牛蒡子作为大宗家种药材,难以独善其身。


“当高价刺激生产扩张,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更大的供应压力和库存积累。”行业分析师指出,这一规律在药材市场反复上演。


03 产业新机,深加工需求崛起


尽管牛蒡子原料行情低迷,但其下游产业却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牛蒡作为药食同源品种, 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6%。


深加工领域成为最大亮点。数据显示, 2024年全球牛蒡提取物市场规模约4.5亿元,预计到2031年将接近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7%。


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中日本和韩国在化妆品和保健品领域对牛蒡提取物有较高需求。


政策层面也在推动牛蒡子深加工应用。2025年甘肃省第一批中药配方颗粒集采中,牛蒡子配方颗粒已纳入集采价格联动机制,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主流医疗市场。


药食同源产业的爆发为牛蒡带来新机遇。2023年我国药食同源行业规模已达3763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4000亿元大关。全产业链价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


随着养生消费群体年轻化,牛蒡茶、牛蒡固体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受到市场青睐,为原料消化开辟了新通道。


04 后市研判,何时迎来拐点


面对历史低位的价格,投资者最关心的是:牛蒡子是否已触底?


短期内市场仍将承受供应压力。生产过剩的药材会跌破‘地板价’,甚至出现‘地下室’价格的滥市行情。


当前牛蒡子尚未进入“低价多年值得关注”的药材名单,表明行业专家认为其价格调整周期尚未结束。


从需求端看,牛蒡子转化需经历“去库存-深加工放量”的过程。市场监测显示,目前各大药材市场牛蒡子库存充足,消化尚需时日。


05 投资策略,机遇与风险并存


对于不同市场参与者,当前牛蒡子行情意味着差异化的机遇:


对种植户而言,不宜盲目扩种。可关注“订单种植”模式,与深加工企业建立稳定合作,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对经销商来说,应坚持 “勤进快销”策略,控制库存规模。


对投资者而言,可开始关注牛蒡子深加工企业。随着牛蒡提取物市场以5.7%年复合增长率扩张,提前布局相关龙头企业,有望获得产业链价值转移收益。


长期投资者可逐步建立观察仓位,但需耐心等待 “种植面积显著调减”的核心信号。历史经验表明,当价格跌破成本线持续一段时间后,产能出清将自然发生。


中药材市场有涨三年,落三年,不涨不落又三年’的周期规律,当前牛蒡子仍处于‘落’的阶段,投资布局需要前瞻性和耐心。”


上一篇:周评:入秋转季,产新增,观望也增.

下一篇:花椒行情深度分析:减产与资本博弈下的价格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