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安国药市7月点评

发布时间:2025-07-31 阅读:1122

原创天地网小灵通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乏深度解读,在这股浪潮中陷入迷茫,各种未经证实的版本甚嚣尘上,给市场带来了不必要的恐慌。

 

      别慌!中药材有保质期?真相在这里!

 

       实际上,这一热议的源头是国家药监局在2023年7月12日发布的《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公告文号为2023年第90号。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保质期的标注则是从2025年8月1日起正式执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及的保质期,针对的是中药饮片,而非中药材。

 

       从定义上看,中药饮片是经过炮制加工后的成品,直接用于临床配方或制剂生产;而中药材是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等。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不少商家误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中药材也将被严格限制保质期,从而引发了恐慌情绪。

 

       这一规定的出台,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过去,中药饮片市场存在着标签不规范、信息不完整等问题,给药品监管和消费者用药安全带来了隐患。通过明确保质期标注,有助于提升中药饮片的质量管控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且,在2025年8月1日之前生产的未标注保质期的中药饮片,仍可继续销售、流通至使用完为止,并非立刻失去价值。

 

        当然,对于中药材市场而言,虽然中药材本身不受这一保质期政策的直接约束,但也应加强自身的质量管控和标准化建设。在储存环节,可借鉴中药饮片的管理经验,优化仓储条件,确保药材品质稳定。

 

       中药材市场的商家在面对政策的变化,应保持冷静,深入研究政策原文,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同时,积极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强质量管控,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7月进入伏天,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对中药材的生长、采收、储存等环节均有显著影响,商家需根据自己关注与持有品种进行细节分析,把握其短期机遇与规避相应的风险。

 

一、聚集7月涨跌品种盘点

 

1、7月上涨或行情走坚的品种(不完全品种统计)

 

       连翘产新继续,受野生坐果率少与价格不高影响,农户采收积极性不高,产区鲜货价格上涨,干品正常走动;白芍少量产新,商家仍持观望态度;艾叶产新继续,持货者喊价坚挺;五灵脂行情反弹;火麻仁关注者增多,行情上浮;柠檬正值用季,行情上扬;辛夷花产区遭遇异常天气,关注力度增加,行情上涨。

 

2、7月跌价或行情走疲的品种(不完全品种统计)

 

       百合进入产新期,行情出现下滑;冬瓜子随着新货大量上市,对行情产生冲击;牛蒡子进入产新期,行情疲软;苦杏仁产新,商家关注力度不高;太子参进入产新,人气不及去年;泽泻、川芎货源多为实销,行情疲软;木瓜进入产新期,新陈货源压力,行情回落;肉苁蓉、锁阳货源供应充足,需求不佳,行情回落;猫爪草随着价格的走低,行情出现小幅反弹;白芷进入产新期,低价引商家关注;香料品种行情处于小幅震荡状态,大起大落的行情未出现;三七库存丰厚,市场有抛货压力,行情回落;浙贝母、延胡索、吴茱萸行情均出现回落;槐米进入产新期,丰产状态下行情表现不佳;枳壳新陈货源压力,行情回落。

 

二、近期部分中药材安国市场行情涨跌排行表

 

       从本月行情排行表可以看出,涨价品种偏少,多数以掉价品种为主,一是部分品种进入产新期,新货产能增多行情下滑;二是当前为市场淡季,企业采购量偏少,加上多数品种产能处于严重过剩状态,人气不旺。

 

图片

 

上图为:安国市场7月部分品种行情对比排行表

 

三、本月市场部分热点品种点评

 

 1、白芷价格不高 产新多商关注

 

       亳白芷, 2024年产新期鲜货价格在3.5元,今年产新后鲜货价格在1.5-2元,行情步入低价期,在当前多品种低价的背景下,白芷为何引起商家的强烈关注?

 


 

       (1)历史高价成为诱因:白芷行情从2021年开始走出低谷,并在本轮周期创下了30元的高价,且高价运行了2-3年,商家坚信历史会有惊人重复。

 

      (2)低迷市场中寻找机遇:随着市场大周期结束,许多品种行情步入低谷,药商的生意难做,相比之下,白芷的价格确实不高,加上有一定人气关注,对于做短线的商家,多想做一波小幅反弹;对于做长线的商家认为没有风险。

 

        但,白芷连续2-3年的高价,刺激了产区种植面积的发展,尤其是去年积压了一定量库存,加上今年新货产出依然有量,除了安徽与河南产区种植外,也新增了一些产区,同时,今年川白芷产出量也是较大的状态,入手商需将时间成本、冷库成本考虑其中。

 

2、太子参河北产区进入产新期

 

       太子参低价运行已经多年,而造成行情低迷的重要因素就是河北产区的出现,因河北产区采用种子直播,规模化种植,机械式采收等优势,将种植成本降低,目前又到了一年产新期,今年河北产区产新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首先,从目前产区在地长势与覆膜地块采收情况看,今年长势还是可以的,但因种植与管理技术不同,亩产量存在差异,差的地块在100-200公斤,一般地块在300公斤上下,好的个别地块高产达到400-500公斤。

 

       再者,从今年采挖面积看,今年面积较去年有所减少(主要是去年一部分无种植经验的种植户亏损,放弃了种植所致),新货产出量会低于去年。

 

        另外,从人气角度看,今年商家关注度明显没有去年人气高,主要是当前市场大环境低迷,商家对市场信心不足,加上低价品种逐步增多,选择性也增多所致。

 

       8月后,未覆膜的地块也将进入产新期,在多因素影响下,今年太子参行情低于去年。

 

3、菟丝子行情在低迷中运行

 

        菟丝子,去年产新后,受东北产区新货产出有量与库存较丰影响,行情稳步下滑,当前菟丝子净货价格已经来到了22-23元之间,较去年37元的高价相比,价格确实已经低了很多,那么形成当前局面的因素又有那些呢?

 

 

       1、菟丝子产区分布较广,国内有东北、宁夏、内蒙古、等区域,国外有俄罗斯进口货流入。近几年内蒙产区种植量缩减严重,所以目前市场主要流通为东北、宁夏产区所产的货源,其中,宁夏产区由于近几年一直处于减种与减产状态,但东北产区地域辽阔,当地一块地都多达百亩以上,每年种植面积是有量的,2024年新货产量对行情产生冲击。

 

       2、从库存角度看,因本品历史有过高价,一直有热衷此品种者,每逢相对利好因素出现,就会有商家囤积,也就造成了库存的累计,当前库存仍处于有量状态。

 

        3、从人气角度看,随着市场大周期结束,参与者减少,货源进入实销,持货者信心不足,积极抛售对行情产生压力。

 

        对于未来行情走向来看,东北产区产量依然是行情走向的关键,让我们一起关注它的变化。

 

四、总结

 

       七月的市场,正沉浸在传统淡季的沉静之中。放眼望去,能搅动市场热度的核心品种寥寥无几,叠加当前终端采购量持续萎缩的现实压力,以及多项行业政策密集出台带来的市场预期调整,商家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挑战,不少商家在迷茫中徘徊。

 

        然而,回望市场发展的历程,每一次低谷往往都孕育着新的机遇,每一轮调整也总会为密切关注者留出破局的窗口。那些能在混沌中保持清醒、在沉寂中持续深耕的参与者,往往能最先嗅到趋势的气息。


上一篇:药材市冷如三九,产地直销是春头?

下一篇:淡季快过,药材行情要变?这几个品种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