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喇叭喊着土地要搞‘双改’,承包地能续期,老宅子还能换钱?”最近不少农村的公告栏都贴出了新政通知,这事儿成了农民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这次中央部署的农村“双改”,核心就是承包地和宅基地改革,政策依据都来自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每一条都冲着农民的土地权益来。今天结合各地试点的真实案例,把这些政策红利讲明白,农民朋友早看懂早受益。
先把“双改”说明白:改啥?为啥改?
所谓“双改”,就是针对农村最核心的两类土地动“真格”——一类是种庄稼的承包地,另一类是盖房子的宅基地。中央这么改,一是为了稳住粮食安全的“根基”,让农民种粮有底气;二是为了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让农民从土地上多赚份收入。
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是:不少农户担心2027年承包地到期后没保障,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家里的老宅基地空着没人管,既浪费又换不来钱。这次“双改”就是精准解决这两个痛点,而且从头到尾都强调“农民自愿、利益优先”,绝不是“一刀切”强推。
第一改:承包地改革——续期稳民心,流转能挣钱
承包地是农民的“饭碗地”,这次改革的重点就俩字:“稳”和“活”,江西永丰等试点县已经先跑起来了 。
1. 承包期再延30年,地还是自家的
这是最让农民安心的好消息。我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大多到2027年12月31日到期,中央明确到期后再延长30年,也就是能稳稳种到2057年。而且严格执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家里人口变了、村干部换了,承包的地块和面积都不变,发包方不能随便收回。
山东德州的李大叔算了笔账:“我家5亩承包地,种玉米小麦一年能收8000多块。延包30年,我儿子、孙子都能接着种,以后就算进城,只要自己不自愿退,地还是咱家的。”对1998年后出生没分到地的年轻人来说,2027年也有机会——村里会收回未确权、整户消亡的土地,户口在本村就能申请耕种或领分红,就是分到的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承包合同。
2. 流转有规范,闲置地能“生钱”
不少农民外出打工,承包地荒着可惜,现在流转流程全规范了,躺着就能收租金。可以找村里的土地流转服务站,或者上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合作社、种植大户签正规合同,租期、租金写得明明白白,受法律保护。
河南周口某村的合作社就流转了1200亩零散承包地,连片种高附加值蔬菜,给农户每亩每年800元租金,还雇农户在合作社打工,每月能拿3000元。村民王大姐说:“以前地荒着光长草,现在租金加工资,一年多赚4万多,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要是不想流转,还能入股合作社,浙江宁波有个粮食合作社,入股农户每年每亩除了1000元保底收益,年底还能分利润的20%,去年最高一户分了1.2万元。
第二改:宅基地改革——确权给凭证,盘活多增收
宅基地是农民的“安身地”,改革核心是“确权保权益、盘活提效益”,安徽、湖北等地的试点已经给出了现成经验 。
1. 确权颁证,老宅子有了“身份证”
现在全国都在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给农民发《不动产权证书》,明确宅基地的位置、面积和产权归属。有了这本证,宅基地就是合法财产,建房、转让、退出都有法律依据,邻里边界纠纷、被随意占用的问题都能解决。
四川绵阳的张大爷刚拿到证:“以前总跟邻居为宅基地边界吵架,现在证上画得清清楚楚,心里踏实多了。”而且确权全程不收费,政府统一组织测量、发证,农民只用配合提供户口本、老宅基地证这些材料就行。
2. 3种办法盘活闲置宅基,老房子变“钱袋子”
村里没人住的老宅子、空宅基地,现在有3种盘活路径,各地都有实实在在的案例:
- 有偿退出换补贴:进城落户、在城里有房的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能拿补偿。安徽凤阳规定,自愿放弃宅基地安置并进城购房的,一次性给5万元奖励 ;湖北枝江按土地等级补,一级地每亩能补28688元,天津蓟州更直接,每亩一次性补3万元,还能申请保障性住房。
- 集体内转让解难题:宅基地能转给本村没宅基地的农户,价格双方商量,村里备案就行。河北邢台某村,老赵把闲置的3间宅基地转给刚结婚的小李,拿了8万元转让费,小李也不用愁没地方建房,双方都满意。
- 改业态赚租金:闲置宅基和老房子能改民宿、农家乐。浙江莫干山周边的农户,把老房子租给企业改民宿,每年租金5-10万元;江西赣州有个村,村集体把闲置宅基地租给玩具厂当车间,农户每亩年租金6000元,还能在厂里打工拿工资。
不过要特别注意,宅基地流转只能在本村集体内部进行,卖给城镇居民的合同是无效的。安徽相山区就有案例,村民把宅基地房卖给城里人,后来拆迁补50万元,法院判买房人只拿15万元房屋补偿,剩下的都归原房主,这亏可不能吃。
农民必知:这3个“坑”千万别踩
“双改”是好事,但操作起来得注意规范,不然容易吃亏:
1. 流转合同必须签书面的:口头约定不算数,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签合同,写清租金怎么给、流转多久、土地能种啥(不能改非农用途),合同原件要收好,有纠纷才有依据。
2. 宅基地退出全凭自愿:没人能强迫农民退宅基地,就算进城落户,想保留宅基地也完全可以,别被“忽悠”着轻易签字。
3. 确权手续别嫌麻烦:宅基地确权免费又重要,一定要配合村里登记,没证的话,以后转让、拆迁都难维权。
政策咋落地?去哪问明白?
现在“双改”已经在全国逐步推进,村里会开村民大会、贴公告讲流程。农民要是有疑问,直接找村支书、村主任问最方便,也能登录县级农业农村局官网,或者打12316农业服务热线查当地政策。
这次中央主导的“双改”,说到底是让农民的土地“稳得住、活起来、能增收”。承包地延包稳住了“饭碗”,宅基地盘活鼓了“腰包”。农民朋友只要把政策看懂、用对,手里的土地就能变成“活资产”,日子肯定越过越有奔头。你家乡的“双改”开始了吗?评论区聊聊当地的政策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