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两年保质期是对东方智慧的认知殖民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1102

                              希言社             卫先生2024                                           .                      


                                                                                                                                                                                                                       
图片

2023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要求自2025年8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必须标注保质期。政策一出,行业震动。

根据配套的《中药饮片保质期研究确定技术指导原则》,草本类饮片保质期被框定在短短两年之内。

千年传承的本草智慧,被塞进工业化流水线的标准模具中切割成型。那些曾被历代医家视为“陈久者良”的药材,如今被套上同一把时间枷锁。

当现代管理主义的铁蹄踏碎千年药香,中药饮片保质期新规的本质,是一场西方科学范式对东方经验知识的系统性绞杀。

认知霸权的制度暴力

所谓“保质期”本质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它将药物简化为可量化的化学成分集合。这种认知范式粗暴否定中医药“性味归经”的整体观,用线性降解模型肢解药材的生命活性。更致命的是,政策制定者将管理便利性凌驾于药学真理之上——当监管机构面对数千种药材的复杂性时,选择用“两年”这把铡刀斩断所有认知困境。

科学主义的致命傲慢

新规要求企业提供“稳定性数据”,却对中药研究的历史负债视而不见。西方药物研发耗资数十亿美元,而99%的中药品种从未获得基础研究投入。这种制度性勒索迫使企业在数据荒漠中制造“科学证据”,实则是用伪科学包装行政懒政。当陈皮、半夏等“六陈药”被强制贴上保质期标签时,我们目睹的是科学主义对传统知识最赤裸的羞辱。

文化灭绝的制度工具

两年保质期正在成为消灭道地药材的生化武器。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广东新会的陈皮、岷县的当归——这些依靠时间转化的道地药材,将在政策倒计时中沦为“过期废料”。更具毁灭性的是,传统炮制技艺被纳入工业化监管体系:老药工的经验传承被迫向“稳定性报告”屈服,药材的灵性被压缩成HPLC图谱上的几个波峰。

认知殖民的经济链条

保质期制度正在催生畸形的产业生态。饮片企业为满足两年期限,普遍采用辐照灭菌等暴力手段,导致药材性味尽失。而频繁更换的包装日期,则构成新的寻租空间。当医疗机构被迫定期销毁“过期药材”时,整个中医药体系沦为监管套利的牺牲品——这恰是西方医药资本梦寐以求的“合规化屠宰场”。

卫先生写在最后:药监局专家库成员有近百分之七十有跨国背景,但却没有一个老药工;

上海某耿性专家提出"六陈药(枳壳、陈皮、半夏、麻黄、吴萸、狼毒)越陈越毒"后写入教材,其课题组却收受辉瑞2300万"传统药物现代化研究基金";

部分精英将中医药“去主体化”:高校研究以动物实验取代性味理论,论文引用以SCI否决《本草纲目》,最终使中药沦为西方医药资本原料。

跨国资本通过资助学术代理人,系统性解构中药传统知识体系,为西药垄断铺路。呼吁有关部门彻查辉瑞在华资金流向,并将中药决策权交还真正传承者。唯有打破“西方科学霸权”的认知殖民,中医药文明火种方存。

如不抓紧制止这种文化基因的器官摘除,就目前来看,云南百年三七,桐君阁二十年的熊胆粉,同仁堂最后一批五十年野山参,当然还有新会不知道年头的老陈皮等,都将变成西方药械集团降维屠杀下的本草亡魂。

搁笔!


上一篇:安徽亳州:关于严禁违规经营销售毒性中药材、药品和野生保护动植物及其制品的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