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偏方秘方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起
病多急,表现为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及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
1
.蝎蛇散治坐骨神经痛
[
方
剂
]
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
10
克。
[
制用法
]
焙干研成粉,等份分成
8
包。首日上下午各服
1
包,继之每天上午服
1
包,
7
天为
1
疗程。每疗
程间隔
3-5
天,一般
1-2
个疗程可显效至痊愈。
2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坐骨神经痛
[
方
剂
]
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各
15
克,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牛膝各
10
克,秦艽、羌活、香
附各
5
克。
[
制用法
]
水煎服,每天
l
剂,分早晚
2
次,空腹温服。
3
.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治坐骨神经痛
[
方
剂
]
慧苡仁
60-90
克,制附子(先煎)、灸甘草各
10-30
克,海风藤、川牛膝各
10
克,赤芍
20-40
克,党参
15-30
克,当归
10-20
克,秦艽
12-18
克,鸡血藤
12
克,
[
制用法
]
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
疗
效
]
经本方共治
23
例,痊愈
15
例(症状消失并观察
1
年以上未复发),显效
例(症状消失,观察
半年至
1
年又复发,但经再次治疗仍可消失者),无效
1
例(症状无改善)。痊愈
15
例中,平均治愈天
数为
10.5
天。
[
验
证
]
傅
xx
,男,
50
岁,干部,
1952
年
8
月
5
日就诊。两月前因坐骨神经痛,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
不显。近日加重,沿右腰胯至腿后侧,酸楚疼痛;风雨之日尤甚,伴心烦不宁、头晕失眠。检查:臀中部、
臀线、腘窝和小腿沿坐骨神经有触痛点,直腿抬高阳性,踝反射、小腿后侧皮肤触觉均减退,脉紧微弦,
舌质淡稍紫,苔薄微黄。血压
18.7/ l 2.06
千帕斯卡。辨证使用上述原方,药量稍作如下调整:薏苡仁
10
克,黑附子(先煎)、当归、海风藤、川牛膝各
10
克,鸡血藤、秦艽各
12
克,赤芍
20
克,甘草
3
克,
党参
15
克,经服本方
5
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又服
5
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
[
方
剂
]
当归
12
克,川芎、桃仁、红花、羌活、独活、制没药、香附、川牛膝、秦艽、地龙、伸筋草各
9
克,甘草
6
克。
[
加
减
]
兼风寒者加制川乌、桂枝各
9
克;兼湿热者加苍术、黄柏各
9
克;气虚者加黄芪
30
克;痛剧者
加蜈蚣
3
条。
[
制用法
]
水煎
2
次分服,每天
1
剂。
[
功
效
]
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奇效。
[
验
证
]
治疗
36
例,其中治愈
29
例,显效
6
例,好转
1
例。平均治疗
17.4
天。随访治愈者
1
年以上,
无一复发。
[
备
注
]
坐骨神经痛属
“
痹证
”
范畴,可因风寒湿邪客于经络,或因闪伤气血瘫滞,致使经络痹阻,气血通
而痛。身痛逐瘀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祛风除湿作用,临床结合辫证,增减恰当药物,均能收
到显著疗效。
5
.鸡血藤等治坐骨神经痛
[
方
剂
]
鸡血藤、芒硝各
15-20
克,桂枝、柴胡、大黄各
10-15
克,黄芩
10-12
克。
[
加
减
]
若风偏盛,
兼腰背疼痛,
游走不定者加防风
10-15
克,
独活
10-15
克;若湿偏盛,兼肿胀沉重者,
加防已
10-12
克,苡米
15-20
克,若痰偏盛,兼形体肥胖,肢体麻胀者,加制南星
5-10
克,白芥子
10-12
克;
若寒偏盛,
兼恶寒肢冷者加制川乌
5-10
克,
北细辛
2-3
克;
若热偏盛,
口苦便秘者重用大黄
15-20
克,
芒硝
15-20
克;若瘀偏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者,重用鸡血藤
30-60
克。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起病多急,表现为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及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
1 .蝎蛇散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10克。 [制用法] 焙干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继之每天上午服1 包,7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一般1-2个疗程可显效至痊愈。
2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各15克,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牛膝各10克,秦艽、羌活、香附各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l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3 .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慧苡仁60-90克,制附子(先煎)、灸甘草各10-30 克,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赤芍20-40克,党参15-30克,当归10-20克,秦艽12-18克,鸡血藤12克, [制用法] 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 效] 经本方共治23例,痊愈15例(症状消失并观察1年以上未复发),显效 例(症状消失,观察半年至1年又复发,但经再次治疗仍可消失者),无效1例(症状无改善)。痊愈15例中,平均治愈天数为10.5 天。 [验 证] 傅xx ,男,50岁,干部,1952 年8月5日就诊。两月前因坐骨神经痛,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近日加重,沿右腰胯至腿后侧,酸楚疼痛;风雨之日尤甚,伴心烦不宁、头晕失眠。检查:臀中部、臀线、腘窝和小腿沿坐骨神经有触痛点,直腿抬高阳性,踝反射、小腿后侧皮肤触觉均减退,脉紧微弦,舌质淡稍紫,苔薄微黄。血压18.7/ l 2.06千帕斯卡。辨证使用上述原方,药量稍作如下调整:薏苡仁10克,黑附子(先煎)、当归、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鸡血藤、秦艽各12克,赤芍20克,甘草3克,党参15克,经服本方5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又服5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 [方 剂] 当归12克,川芎、桃仁、红花、羌活、独活、制没药、香附、川牛膝、秦艽、地龙、伸筋草各9克,甘草6克。 [加 减] 兼风寒者加制川乌、桂枝各9克;兼湿热者加苍术、黄柏各9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痛剧者加蜈蚣3条。 [制用法] 水煎2次分服,每天1剂。 [功 效] 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奇效。 [验 证] 治疗36例,其中治愈29例,显效6例,好转1例。平均治疗17.4天。随访治愈者1 年以上,无一复发。 [备 注] 坐骨神经痛属“痹证”范畴,可因风寒湿邪客于经络,或因闪伤气血瘫滞,致使经络痹阻,气血通而痛。身痛逐瘀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祛风除湿作用,临床结合辫证,增减恰当药物,均能收到显著疗效。
5 .鸡血藤等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鸡血藤、芒硝各15-20克,桂枝、柴胡、大黄各10-15克,黄芩10-12 克。 [加 减] 若风偏盛,兼腰背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10-15克,独活10-15克;若湿偏盛,兼肿胀沉重者,加防已10-12克,苡米15-20克,若痰偏盛,兼形体肥胖,肢体麻胀者,加制南星5-10克,白芥子10-12克;若寒偏盛,兼恶寒肢冷者加制川乌5-10克,北细辛2-3克;若热偏盛,口苦便秘者重用大黄15-20克,芒硝15-20克;若瘀偏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者,重用鸡血藤30-60克。
坐骨神经痛偏方秘方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起
病多急,表现为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及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
1
.蝎蛇散治坐骨神经痛
[
方
剂
]
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
10
克。
[
制用法
]
焙干研成粉,等份分成
8
包。首日上下午各服
1
包,继之每天上午服
1
包,
7
天为
1
疗程。每疗
程间隔
3-5
天,一般
1-2
个疗程可显效至痊愈。
2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坐骨神经痛
[
方
剂
]
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各
15
克,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牛膝各
10
克,秦艽、羌活、香
附各
5
克。
[
制用法
]
水煎服,每天
l
剂,分早晚
2
次,空腹温服。
3
.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治坐骨神经痛
[
方
剂
]
慧苡仁
60-90
克,制附子(先煎)、灸甘草各
10-30
克,海风藤、川牛膝各
10
克,赤芍
20-40
克,党参
15-30
克,当归
10-20
克,秦艽
12-18
克,鸡血藤
12
克,
[
制用法
]
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
疗
效
]
经本方共治
23
例,痊愈
15
例(症状消失并观察
1
年以上未复发),显效
例(症状消失,观察
半年至
1
年又复发,但经再次治疗仍可消失者),无效
1
例(症状无改善)。痊愈
15
例中,平均治愈天
数为
10.5
天。
[
验
证
]
傅
xx
,男,
50
岁,干部,
1952
年
8
月
5
日就诊。两月前因坐骨神经痛,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
不显。近日加重,沿右腰胯至腿后侧,酸楚疼痛;风雨之日尤甚,伴心烦不宁、头晕失眠。检查:臀中部、
臀线、腘窝和小腿沿坐骨神经有触痛点,直腿抬高阳性,踝反射、小腿后侧皮肤触觉均减退,脉紧微弦,
舌质淡稍紫,苔薄微黄。血压
18.7/ l 2.06
千帕斯卡。辨证使用上述原方,药量稍作如下调整:薏苡仁
10
克,黑附子(先煎)、当归、海风藤、川牛膝各
10
克,鸡血藤、秦艽各
12
克,赤芍
20
克,甘草
3
克,
党参
15
克,经服本方
5
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又服
5
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
[
方
剂
]
当归
12
克,川芎、桃仁、红花、羌活、独活、制没药、香附、川牛膝、秦艽、地龙、伸筋草各
9
克,甘草
6
克。
[
加
减
]
兼风寒者加制川乌、桂枝各
9
克;兼湿热者加苍术、黄柏各
9
克;气虚者加黄芪
30
克;痛剧者
加蜈蚣
3
条。
[
制用法
]
水煎
2
次分服,每天
1
剂。
[
功
效
]
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奇效。
[
验
证
]
治疗
36
例,其中治愈
29
例,显效
6
例,好转
1
例。平均治疗
17.4
天。随访治愈者
1
年以上,
无一复发。
[
备
注
]
坐骨神经痛属
“
痹证
”
范畴,可因风寒湿邪客于经络,或因闪伤气血瘫滞,致使经络痹阻,气血通
而痛。身痛逐瘀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祛风除湿作用,临床结合辫证,增减恰当药物,均能收
到显著疗效。
5
.鸡血藤等治坐骨神经痛
[
方
剂
]
鸡血藤、芒硝各
15-20
克,桂枝、柴胡、大黄各
10-15
克,黄芩
10-12
克。
[
加
减
]
若风偏盛,
兼腰背疼痛,
游走不定者加防风
10-15
克,
独活
10-15
克;若湿偏盛,兼肿胀沉重者,
加防已
10-12
克,苡米
15-20
克,若痰偏盛,兼形体肥胖,肢体麻胀者,加制南星
5-10
克,白芥子
10-12
克;
若寒偏盛,
兼恶寒肢冷者加制川乌
5-10
克,
北细辛
2-3
克;
若热偏盛,
口苦便秘者重用大黄
15-20
克,
芒硝
15-20
克;若瘀偏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者,重用鸡血藤
30-6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