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清痹方

发布时间:2022-12-15 阅读:1136
赤心中医杨博士

三甲医院中医科医师

关注

[组成) 忍冬藤60克 青风藤60克 络石藤18克 败酱草30克 土茯苓21克 老鹳草30克 丹参30克 香附15克
[功能] 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 风湿热痹症。
[用法] 日一剂,水煎,饭后分服。
[方解] 风湿热痹可直接感受风湿热邪所致,也可由素体蕴热或青少年阳盛之体感受风寒湿邪蕴久化为湿热而引起。表现为关节疼痛,扪之发热,甚则红肿热痛,痛不可触,得冷则舒,遇热则剧。证属风湿热之邪郁壅脉络。方中用忍冬藤、络石藤、青风藤,一则其性俱凉,功在清热解毒,二则均为藤类药物,凡蔓之属,皆能通经入络,治一切历节风痛;土伏苓、败酱、老鹳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且能除湿利水消肿;尤其是土茯苓能健脾胃、去脾湿、绝水湿之源;脾胃健则营卫和,水湿去则筋骨利;丹参、香附能活血通络行气。诸药相合,共达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活血通络之目的。治疗本病必须以清热解毒为主,不宜妄投辛燥通络之品,以防助热耗阴。热症除大半后,当益气育阳,扶正祛邪。但须注意清除余热,不然可死灰复燃,使病情反复难愈。
[加减] 风热盛者见发热、咽喉肿痛、瘾疹、疼痛涉及多个部位,加连翘、葛根、秦艽;气分热盛者见口渴、汗出、发热、脉洪大、舌苔黄燥,加生石膏、知母、黄芩;湿热盛者见胸脘满闷、身重以下肢为甚、舌苔黄腻,加防已、白花蛇舌草;热入营血者见心烦、皮疹、舌质红,加生地、丹皮、元参;阴虚内热加生地、白芍、知母。
(按语) 痹症多为寒症,然久治不愈,也易郁而化热,而到热痹,对此应以清热、除痹治之。方中三藤为清·吴瑭治疗热痹之首选药。以此为主,配以养血活血,利湿通络之品,而成是方,可谓师古不泥。

[典型病例] 毛某,女,25岁。
全身诸关节肿痛,反复发作近10年。近3个月病情复作,全身多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烧,肢体僵硬,卧床不起,双手指关节变形,呈“类风湿性”手,舌质红、苔腻微黄、脉弦数。证属湿热阻络,瘀血内结。用清痹汤加白花蛇舌草30克、防已18克、地龙15克、当归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六剂,诸关节热痛大减,舌质淡红、脉弦。热象大部已除,重拟方:清痹汤加乌梢蛇12克、地龙15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服20剂,全身诸关节肿痛消失,活动自如。嘱上方加黄芪30克、白术30克、生地30克炼蜜为丸,每服9克,每日三次,以巩固疗效。3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上一篇:乌梅+木瓜,治耳鸣有奇效

下一篇:特病专方-------治疗带下病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