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辩证录》是一部详于辨证而略于辨脉的著作。作者在其自序中是这样写道“夫医道之难也,不辨脉罔识脉之微,不辨证罔识证之变...虽然,辨脉难知,不若辨证易知也"。
《伤寒论》是平脉辨证,是将"脉,证"放在同等位置的。临床上,有人独爱辨脉的,也有同时脉证同辨的,也有像陈氏偏爱辨证的。不管是辨脉的,辨证的,平脉辨证的,只要适合自己临床有效就是硬道理。
今天学习陈氏"耳痛门",中医里,"耳"是少阳胆经所络属;同时,肾开窍于耳,肾水(阴)亏虚,也将影响到耳。所以,耳病问题,离不开少阳(肝.胆)与肾,这是定位。
一)少阳胆火
症见双耳忽然肿痛,内流清水,久则成脓血,身发寒热,耳内如沸汤之响,或如蝉鸣。
治宜舒发胆气,佐祛风泻火
方用润胆汤
组成:当归,白芍,柴胡,炒枝,玄参,总粉,菖蒲
亦可用止鸣丹
柴胡,白芍,炒枝,生地,麦冬,茯苓,半夏,菖蒲
二)肾水亏虚(多见老人耳聋)
症见耳如针之触而生痛,并无水生,止有声沸
方用益水平火汤
组成:熟地,生地,麦冬,玄参,菖蒲
亦可用息沸汤
组成:熟地,山茱萸,麦冬,北五味,远志,丹参,菖蒲
三)耳鸣(阳虚气闭,兼肝肾不足)
症见耳痛之后,虽愈而耳鸣姑故,以手按其耳,则鸣少息
方用发阳通阴汤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芪,肉桂,柴胡,白芥子,荆芥
亦可用开闭丹
组成:黄芪,当归,肉桂,甘草,远志,菖蒲,柴胡,香附,花粉
四)耳聋(心肾不交)
症见双耳聋闭,雷霆喧呼之声终不闻,而耳内不痛。此大病之后,年老人有之。
治从心肾,方用启窍汤
熟地,枣皮,麦冬,远志,炒枣仁,北五味子,茯神,柏子仁,菖蒲
外用(龙骨,鼠胆汁,麝香,冰片为末绵裹塞耳)
亦可用通耳汤组成:熟地,麦冬,茯神,炒枣仁,玄参,柏子仁,炒黑荆芥,菖蒲
五)耳鸣之重(肾不交心)
症见平居无事,忽然耳闻风雨之声,或如鼓角之响。
方用两归汤
组成:麦冬,黄连,生枣仁,熟地,丹参,茯神
亦可用定喧汤
组成:玄参,生地,贝母
六)男(交感耳痛,痒,流臭水)
症见不交感两耳无恙,一交接妇女,耳中作痛,或痒发不巳,或流臭水
此肾中水火之虚也,方用加减八味丸
组成:熟地,枣皮,丹皮,泽下,茯苓,山药,麦冬,五味,肉桂
此症亦可用补阴制火汤
组成:熟地,枣皮,芡实,肉桂
2023.1.26湘医仁周亚军写于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