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针疗法近年来成为很多脑病患者在西医之外寻求疗效希望的重要方式。有舌针专家研究发现,舌底根部肿胀是患脑病的主要临床病徵,患者接受「舌针疗法」可刺激舌头穴道减轻病情。脑中风患者接受舌针治疗后,感到脑部思维更清晰。
舌针疗法的形成始自八十年代,孙介光(后有孙雪然加入)通过临床观察、现代科学研究和理论升华而形成完整的舌针疗法体系。该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客观规律的发现、实践、科学实验及创新的过程,中医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是它研究过程的基础 。舌诊是中医特有的诊病手段,孙氏舌针疗法的发明就是从舌诊开始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证明:观察舌质的变化可以了解病证的种类、虚实、津液的盈亏;分辨苔垢色泽、厚薄,可知其病邪性质、程度与进退;询问舌觉,可探知病症位置、脏腑之寒热;观察舌脉又可知人之气血是否瘀滞,脉道是否阻碍;观其形态可判断病证吉凶、了解病证的滞淤与寒热。总之,通过观察舌可以了解人体在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许许多多表现,是观测人体内脏变化的一面镜子,是人体各脏腑产生微妙变化的“寒暑表”。
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借助现代医学手段精确定位的舌针穴位图。由孙介光先生主持的舌针研究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人员借助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对舌区穴位进行定位,并发现了舌下襞肿与脑病的关系。人类的舌头布满穴道,舌针治疗是以针灸方式,刺激舌上穴道的疗法,专家会在穴位上快速进行针刺,不足一分钟便会完成一次治疗。此项治疗近年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实用技术疗法」,在全国推广。舌针属于微小针刺系统的范畴,其特点是在只在舌区取穴,根据舌区不同穴位与人体各部位、器官存在的对应关系,通过针灸舌部来治病。其依据是舌与脏腑相关的中医理论,并通过了临床的反复验证。
舌针创始人孙介光曾与某医院共同测试舌针治疗的效果,找来二千四百九十六名脑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不论中风、记忆力衰退、自闭症或小儿脑瘫的患者,九成半以上均出现「舌下襞肿」情况,即舌底近舌根位置肿胀,病情与肿胀情况亦成正比。孙先生又按临床经验指,自闭症患者平均接受二十次舌针治疗后,其专注力、社交能力、言语能力及智力都有提升;抑郁症患者可改善胸闷、气短;脑瘫病人的足内翻及肌肉紧张问题亦可纾缓。
丹麦患者远赴香港求医
从美国去香港的六旬妇女司徒女士,因甲状腺贺尔蒙过低令身体易倦,服食贺尔蒙药物则出现头晕等副作用,今年赴港接受六天舌针治疗后情况有改善;
现年二十九岁的宋小姐因中风令思维及面部神经不灵,她感到接受舌针及物理治疗后令思维更清晰。
除了中国或本港患者外,有来自丹麦患者两年前因撞车导致腰背肌肉痛,在当地五间医院求医也没改善,看到「国家地理杂志」电视节目后,远赴香港接受一年半舌针治疗,认为痛楚减轻。
在香港中环舌针专家孙介光先生的诊所里,一名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告诉记者,扎针几次,让人欣喜的是孩子愿意与人沟通,会继续舌针治疗;在诊所同样见到台湾商人患有帕金森和脑退化多年,感觉西医副作用大,转而求诊舌针,寻求中医的方式。
在孙介光先生的诊所墙上,又不少患者照片,不乏很多名人,有著名影星林青霞,也有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都来过诊所求医问诊。
孙介光先生指部分患者接受舌针治疗后,针刺部位会出现水肿或血肿,但不常见,且三至五天可消除。舌针通常一次扎针不到一分钟,对准舌头相应穴位快速针刺4-8针,便可完成疗程。大多数儿童害怕打针吃药,舌针速度快、痛感小、更容易被接受。
舌头是离大脑最近的外露性肌肉器官,很多心脑协管疾病患者肯定能达到非常好疗效。通过几十年临床实践,经过PET、功能磁共振等观察,终于证明舌针疗效是有科学依据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舌针定为「实用技术」列入了国家推广项目,向全国推广。世界针联也已将舌针做为「针灸风彩全球行」在世界推广。继美国「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播出之后,美国的另一家电视频道 – 「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现在正在世界各国播出舌针疗法。
舌针对小儿脑瘫、智力发展迟缓、自闭症、小脑萎缩、老年痴呆、吞咽困难、言语不清、脑创伤、柏金逊症、中风昏迷、车祸后遗症、眼病、长期失眠、偏头痛、情绪病、睡觉磨牙、胃肠、内分泌失调等世界公认的疑难病症,都有较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