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经历了一年的中药材市场起落,多数东北药材品种迎来了秋季产新期。要说东北明星品种除去人参,西洋参以外,五味子绝对算的上这几年备受关注的高价品种。那么在新的产新期到来之际,五味子的当前价格以及后市走向如何?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
五味子作为年使用量过5000吨的大宗类中药材品种,在多味中成药和饮片中广泛应用,因此也备受关注。
近几年该品种一直处于中高位运行。2015年五味子经过多年沉寂,在种植户连年亏损,迫不得已砍伐植株的大背景下,资本看到机会介入,并在多重因素下,五味子开启了至今为止连续十年的上升通道。
2015年五味子产新价格在30-32元每公斤,随着产新进入尾期,上市交易货源减少,正式开启了价格上涨周期,其最高峰在2019年,产地五味子干品交易价格达到了160元每公斤。期间大量人员介入交易,囤积,并收入颇丰。2020年开始形势急转直下,高价库存多,持货商销售意愿强烈,药企受高价位影响,减少采购等因素,五味子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下滑至2022年产新期,每公斤价格逼近30元,此后受人为因素影响反弹到50元,目前产新价格为鲜果2.3元/斤。
五味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后两年不结果,由第三年开始坐果,盛果期通常为4--7年的五味子。前期投入成本高,见效益慢。第三年开始到第八年成本主要为剪枝,采摘。成熟期五味子亩产量2500-4000斤鲜果。可以连续保持五年以上产量稳定。按照目前产区人工成本计算,每公斤采摘鲜果人工费用在八毛钱,加上施肥,剪枝等其它成本,对于自家有土地的农户来说,五味子种植还有一些经济效益。
中药材市场从三年疫情结束后,生产企业释放了大量产能,加上资本助推,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辉煌,但是光明总是和黑暗是孪生兄弟。长期高价也刺激药农的种植积极性,种植端产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现象。最终出现2024年至今全国多数中药材品种暴跌的现象。
“多年经营,一朝归零”是过去一年的普遍现象。库存量大,生产前端受政策性影响,使用量萎缩导致多数品种进入漫长的寒冬期。五味子也不例外。
具不完全统计,受长期持续的高价刺激,从2018年开始,东北三省多数地区都出现了五味子大量扩种的现象,早期扩种的五味子在2022--2023年已经进入盛果期,这也是22年五味子价格暴跌的主观因素。
近年五味子扩种现象并没有停止,东三省目前在地五味子应不低于十万亩,且多数为盛果期植株,按照目前全国使用量计算,每年收获的五味子可以满足全国企业几年的使用量。参考中药材用量万吨级以上品种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高峰有多久,低谷就会有多长。价格是商品或服务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量少需求大,涨价是必然,反之亦然。中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古人诚不欺我。短期的薄利不足以支撑长期的利益需求,结合当下中药材市场环境,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稳扎稳打,不冒进,不激进守住底线,一起迎接光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