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其林
我在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自觉头晕目眩,活动加剧,甚至头痛,有些患者还伴有耳鸣,或耳鸣单独出现,其中,有些患者血压偏高,有些患者血压正常。
患者一张口,口气较重。看舌苔,一层很厚腻的白苔。体态偏胖,有的患者就算整体不胖,腹部也有较多的脂肪堆积。大便黏腻,排便不爽,常觉得没排干净。有些患者伴有呕吐症状,特别是早上刚起床,或早上刷牙时,干呕症状明显。女性患者还会出现白带量多的症状。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喜欢用一个方子,也是中医临床治疗眩晕、头痛、耳鸣的常用方,它就是——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
清半夏9g,陈皮6g,天麻6g,茯苓6g,白术15g,甘草4g,生姜2大片,红枣2枚
这个方子很有意思,与咱们昨天介绍的泡脚方“温胆汤”,算是亲戚,它们都是在二陈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
半夏白术天麻汤,就是在二陈汤基础上加天麻、白术而来。
我们中医大夫,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无痰不作眩”。用什么祛痰呢?那当然用半夏了,毕竟半夏是祛痰猛将。更辅以陈皮,化痰理气。
还有白术、茯苓,健脾祛湿,脾是生痰之源,脾气健则痰湿自去。当然,陈皮也有健脾之功。
《内经》又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用什么平肝熄风呢?非天麻莫属。
天麻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自古以来,即是平肝熄风之良药,也是滋补养生之佳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引之入诗:“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其中“赤箭”就是天麻。
因为天麻平肝熄风的强大作用,这也使得很多治疗肝风内动病症的名方,都以它命名,如天麻丸、天麻钩藤饮等等。
甘草,调药和中。更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生姜还兼制半夏之毒。
最后,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名方名药,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觉得“其理甚简”,其实,每个方子,在临床中医师那里都可以变化无穷,并非以方待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