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没有啥别的爱好,从年轻时学习中医开始,我就喜欢去拜访那些资历比我老,治病的视野和格局比我大的前辈名师。
早些年,跟着老师,我见过倪海厦、李可,从他们的口中,我听到了对糖尿病不同的见解。
后来,工作后,我又独自一人,拜访过很多名医,包括焦树德、刘敏贤、邓铁涛、朱良春、路志正、王绵之、颜德馨等多位老师。
算了一下,这些年,我一共拜访了112位名医,最大的收获是,我听到了112位前辈对糖尿病的不同的论述,让我对糖尿病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虽然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共同点:
1、一型糖尿病属于先天性胰岛功能缺失,没法治。
2、二型糖尿病在中医临床有很多治愈的案例,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治好的案例。
3、糖尿病的治愈率不可能达到100%,用中药治疗,应最大可能地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的影响。
其中,倪海厦老师曾说:糖尿病患者,其实大多数是被饿死的。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后来,我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归纳,终于得出一个方子,对临床的2型糖尿病有很好的作用。
病证案例
糖尿病已经三年了,一直吃降糖药,但是不规律,导致空腹血糖仍在9.6~12.0mmol/L之间徘徊,症状也没有改善,尿频、尿急、身困乏力,嘴里像含着沙子一样,人瘦的不成样子,并且这种症状还在持续加重中。
仔细看了他的情况,给了他一个方子:生黄芪,生地黄,天花粉,生怀山药,净萸肉,黄精,西洋参,猪胰粉。
结果患者服药半个月后,口干、尿频等症状就有了改善我调整了药量,让他继续服药,前后大概两个多月,症状已经全部消失。
糖尿病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被称为“消渴”,而这个患者上中下三焦消渴的症状都有,这归根结底其实是中焦出了问题,人的胰脏(即膵)在身体的中部,连接着脾。胰脏一旦生病,就会连累脾、肺、肾出现问题。
所以我用黄芪帮助脾气上升,达到散精于上的目的,地黄则取其能助肾中之真阴上潮以润肺,又能协同山萸肉封固肾关,天花粉和黄精起到生津止渴、清肺润燥的作用,怀山药补脾固肾,同时他也有润肺生津的作用。
说实话,如果没有之前那么多名医的指点和赐教,我永远无法写出这样的方子,但正因为这样,我比较伤心。
中医发展至今,有多少好东西失传了,恐怕没人知道,也没人数的清。
我拜访过的老师中,一位叫刘宝琪,几十年的尺挠骨分离,被他一拧一拉,瞬间就好了,但是他不在了,这种手法就再也没有了,这种病就算交代了。
这样下去,中医如何能得到传承和发展呢?没有人信,没有人学,周而复始,中医不亡谁亡呢?
我写这篇文章,目的很单纯,并不是让糖尿病患者找中医治病,也不是让他们找我治病,只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糖尿病患者,治病的时候,能多一种角度,多一种选择,我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