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瑶族治骨质增生经典奇效方

发布时间:2025-10-28 阅读:369

原创     经方与瑶本盛山 

                            

   这个治骨质增生经典食疗奇效方,最早流传于粤北山区南岭瑶族一带。据说治各种骨刺都有效,后经一位走村串寨的赤脚医生带到了市中医院,成为响噹噹的招牌,风靡一时。


原方:猪骨1斤,陈谷半斤,地胆头2两,生姜4片


用法:猪骨要取对应骨刺相同部位的骨头。陈谷是指贮存三年以上的带壳稻谷,不能用新鲜稻谷。


地胆头要用紫花红茎那种。若骨刺红肿热痛,须用地胆草全株,若肤色不变,当用地胆根。


一天一剂,三剂起效,七剂当愈。


   刘老评析:


1,此方用药不高,要求很高。真正体现了过山瑶族师爷(懂巫术瑶医)组方与剂量特色。


南岭瑶医的处方,一般都是“食物+草药”的结合方式,而且剂量大。因为它的设置,考虑的不仅仅是给患者一个人吃,而且是全家老小妇幼都吃,只是要求患者要多吃。


这样有利于截断或预防邪气或病毒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扩散,以及整个家庭成员的体质提高。


2,此方看似简单平淡,其实相当经典。它囊括了中医四大重要基本观念:取类比象,药食同源,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1)中医认为,骨质增生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此“本虚”,指肾脾肝亏虚与精血不足。


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脾主运化,为气血之源。若精,气,血亏虚,骨骼失养则骨发生病变。


“标实”,指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筋骨,或瘀血阻滞导致气血不行,而出现疼痛或功能障碍,即形成诸如骨质增生等症。


而对于南方人来说,由于气候湿热,致病因素多与湿相关,易形成湿瘀痰阻为主标的骨质增生。


(2)猪骨。性味甘,咸,平,归肾,脾,胃。主益肾填精,强壮筋骨,又滋阴润燥。为血肉有情之物,是填补“本虚”的佳品。


三年陈谷。稻谷性味甘,淡,平,归脾,胃,心。健脾和胃,补肾益气。新谷其性偏温助湿。而放置三年以上,性质变和,更添渗湿,除痹,止痛之功。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陈谷的“除痹”作用,即包括“除骨痹”。而骨质增生是属于骨痹其中一种证候。


至于地胆头,在此方中主要起“祛湿,清热,活血”作用。其详细机理与其它功效,请参阅9月27日公众号《地胆头:岭南民间第一大名药》一文。


(3)方中之所以要求根据患者骨质增生产生的部位,来取对应相同部位的猪骨头,就是以形补形而达到引药治各种骨刺的目的。而要求一定要用紫花红茎地胆草,是借祛湿的同时又能活血化瘀以止痛消骨刺…。这些都是中医“取类比象”的具体运用。


3,简单来说,本方通过“一补一通”而扶正祛邪,而具有治各种骨质增生之功。但本方总以尤宜于夹湿体质人为主。即常见兼有乏力酸困,肢体沉重,嗜睡,关节肿胀,舌苔白腻,脉滑等症为最佳。


作为传承上千年的瑶族食疗方,是安全可靠的,即使个别不对证,吃上个把星期,也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但为了不延误病情,如果一个星期无效,请及时转医辨证治疗。切记。


*   本文所涉及的方药,请通过中医的辨证使用。


上一篇:情献秘方(痔疮)

下一篇:胸膜炎(逐饮方、麝香牛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