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李玉奇,1917年出生。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医60余载,工精内科、妇科、儿科三科,精研脾胃病30余载,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遴选的全国首批五百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批获得者),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聘为终身理事。曾任辽宁省卫生厅中医处处长、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附属医院院长、辽宁省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辽宁省中医学会会长、辽宁省药品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老年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副会长、沈阳药科大学中药系兼职教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国家卫生部先进卫生工作者称号等。 【方药组成】 槐花40g,天花粉20g,葛根15g,胡黄连20g,苦参20g,黄柏15g,知母25g,白术20g,山药20g。 【功效主治】清热养阴。用于糖尿病。 【方解】李老指出,糖尿病早期主要病在肺胃,中、晚期则常累及脾肾,在治疗上应照顾其标本缓急。由于糖尿病的病机关键在于阳热亢盛,阴耗液损,故李老以清热养阴立法。他认为,血内邪热得清则阴液得存,同时配养阴之品可使中土不焦,水谷得通,肺金不烁,水津可布,肾阴得养,气化可司。本方立法用药意在清阳明燥热,以润中焦匮乏之津液;清肺肃金,除上焦热,以图津液可布;坚肾阴,滋肾水,以充下焦津液之源。因此,可使燥热清而津液生,气血复而消渴除。方中首选味苦性寒、清热凉血的槐花,意在出奇制胜,速清血内蕴积的燥热以存津液;辅以胡黄连、苦参以助槐花清热凉血之力;除消渴、肠胃病热的天花粉与止烦渴、散肺胃郁火之葛根同用,不仅能清肺胃之血热,尚寓有养肺胃之阴的功能;知母辛、苦、寒、凉,下润肾燥而滋阴,上清肺金而泻火;黄柏苦、寒,既可除肠胃中结热而存津,又可泻肾经之相火而坚阴;佐白术、山药健脾益胃,补肺益精,既能润其中土又滋肺肾,同时其甘温之性又可制诸药苦寒之弊。本方可使中焦血热得清而断消谷烁津之薪,上焦肺金得肃而津液畅行可布,下焦肾中虚火得除而水液下行有度,这一针对上中下三消而采用的立法、处方及加减法,充分反映出李老临证主次分明、方与证合、药随症用的学术特点,因而每获良效。 【加减】李老根据糖尿病的临床变化特点,常灵活运用基本方。兼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明显者,急宜清肺泻热养阴,加蛤粉25g,滑石25g,冬瓜子50g:兼见尿频,尿浊如膏,腰酸乏力,梦遗,舌红少津,脉细数,宜补肾气,滋肾水,加菟丝子25g,五味子10g,龙骨50g,枸杞子25g;兼见尿频,尿浊如膏,面色鞠黑,腹泻,肢体不温,阳痿滑精,舌质淡,脉沉细无力者,宜双补肾中阴阳,加桂心5g,覆盆子15g,鹿角霜50g,桑螵蛸50g;若兼见背生痈疽,宜佐以活血祛瘀消痈之品,加泽兰叶25g,升麻10g,黄芪25g,赤芍15g。 【验案】徐某,女,45岁。1988年6月4日初诊。诉:多食易饥,口渴多尿3年。口渴引饮,日饮水量约5000ml,食欲亢进,尿频量多,大便时干,虚烦少寐。经某医院检查诊为糖尿病,先后住院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近半年来觉口渴加重,双膝无力。刻诊:形体消瘦,面黄无华,舌质红绛少苔,脉沉细而数。血糖10.88mmo1/L,尿糖(十十+),证系病久肺胃之热盛而肾阴亦虚,治以养阴清热。药用:槐花40g,苦参20g,胡黄连15g,黄芪25g,知母20g,葛根15g,夫花粉15g,白术20g,山药20g,百合20g,五味子10g,枸杞子25g。服6剂则多食口渴引饮症状减轻,仍自汗出,双膝无力,尿频量多。按上方加牡蛎25克。3剂后,自觉诸症减轻,仍时有失眠、多梦。按上方加远志15克。服30余剂后,日饮水量及进食等基本恢复正常,虽时有饥饿欲食感,但可以控制。口千微渴,尿稍频,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此属肺胃之热已清,津液来复。嘱按前方去槐花、苦参。连服12剂,则除口干、膝软,时有失眠外,诸症悉除。尿糖(一)。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养阴安神之剂以固疗效。[王垂杰,名老中医李玉奇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辽宁中医杂货志,19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