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有道
01
尿毒症原来是这么得的 | 张庆军
急性肾炎7副药治愈,5年多了没复发。如果输液很可能变成慢性肾炎,过一段时间复发了,还要住院,又经过若干次的治疗后,病人就会变成慢性肾衰,尿毒症,然后透析,换肾。
我在县城开诊所,我妈70了,嫌城里太孤单,住在离城十多里的乡下老家。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两个手觉得胀,憋的慌。我问还有其它感觉吗?说没有,就是前两天感冒,吃了点感冒药,现在感冒好了,却觉得手有点胀。我说先别管它。又停了半月,我妈又打电话,说她的脸肿,眼皮也肿,手也胀的厉害,小便还少。我一听,坏了,急性肾炎。忙说,不要吃任何药,我马上回家给你送中药。我赶紧配了三副药,送到老家。三天后我打电话问情况,我妈说已经不肿了,小便还少一点,我说我再给你拿十副药巩固巩固。我又送了十副,结果我妈吃了四副后,觉的没事了,就不吃了,剩下的药就给扔了。到今天已经4、5年了,没复发。
麻黄18g、生石膏24g、生姜9g、生甘草6g、白术12g、大枣五个。
1、为什么不用大剂量?
因为发病时间短,病还轻,又没经过误治。加上是老人,所以用量极小。
2、为什么不输液,不住院?
输液住院肯定也能好,水肿也会退,但会让病人变成慢性肾炎,过一段复发了,还要住院,又经过若干次的治疗后,病人就会变成慢性肾衰,尿毒症,然后透析,换肾。本来是一个感冒后遗症,一旦住院,后果很可怕。
3、急性肾炎是怎么得的?
要说清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六经的排气管道说起。把人从上到下分六层楼,这六层楼从上到下有一个排废气,水蒸气的管道。所有六层楼的废气,水蒸气都往上飘,都到六楼后通过毛孔排出体外。
现在,有一个小环节出了问题,那就是六楼的排气管道温度有点低,废气,水蒸气到这儿以后呢,就从气体变成了液体。水蒸气碰到凉的排气管就会变成水珠的。
所以六楼就水肿了,脸肿了,眼皮也肿了。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六楼的排气管有点凉,那么四楼是个厨房啊,还在热火朝天的做饭,废气,水蒸气照样往上走,但这个排气管已经不正常了,已经排气不通畅了,所以厨房里就会有废气,水蒸气排不出去,那会怎么样呢,厨房就会越来越热。
这时候六楼的太阳就把温度还可以的某段管道的毛孔打开,所以病人就会自汗。厨房里的废气,水蒸气排不出去,涌到血管里,所以就脉浮了。厨房里温度高,阳明就会口渴。现在废气,水蒸气要往外排,而风不管从哪个方向吹过来,都是往身体里的方向吹的,所以怕风。天冷了,毛孔会更闭合,排气管更温度低,所以病人怕冷,病到冬天就重了。
4、病人自汗出,为什么还要用麻黄?
这就涉及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在麻黄汤里专门解释了无汗两个字。这样的情况不叫自汗,而叫无汗。因为水肿的部位不出汗。也就是说,只要病变部位不出汗,就叫无汗,就能用麻黄。
这是我仔细分析了所有出汗的条文,所有麻黄的条文,思考近一年才得出的一句话。无汗搞清楚了,麻黄就敢用了,麻黄就会用了。
5、越婢加术汤里每个药有什么作用?
作用是这样的:先是麻黄把毛孔都打开,新产生的废气,水蒸气就排出去了。生石膏到厨房里,把空调打开,厨房太热了,要降降温。生姜这时候拿着一个电吹风,在厨房里照着排气管往上吹热风,这样排气管的温度就高了,还把变成水的气体再变回去,又变成气体了,毛孔是开着的,然后就排出体外了。生甘草来了,把厨房的火关了。厨房里空调开了,火也关了,厨房的地上都是冷水,白术来了,把一个排凉水的开关打开,水就排到大肠了去了。最后大枣来到了厨房,看哪儿缺水了,补补水,哪儿湿了,用抹布抹一抹。好了,事情结束了,一切正常了。
6、金匮要略的原文是什么?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风水加术四两。
7、为什么西医会越治越重?
这就要看西医是怎样治疗,西医见了一个急性肾炎的病人,说输液吧,好家伙,几大瓶凉水就进了血管,这些凉水一进到血管,血管里的废气,水蒸气就由气态变成液态了,抗生素大苦大寒,比凉水还凉。
见病人水肿,就赶紧利尿,一楼的少阴不同意,为啥,工作量加大了,况且排水道没出事,西医可不管你那一套,干活,必须的,少阴就闹情绪了,想偷懒。
西医一看,好家伙,不听话,激素你去当监工,少阴只要不听话,就狠狠的打它。少阴只好拼命的干活排水。这样住个十天半月的,水肿就消了。
出院吧,可排气管还有问题,所以停一段又复发了。西医又是那一套,这次少阴的身体没上次好了,西医就多派了几个打手一一激素去了,少阴一看,害怕了,只好强大精神来排水。这次又好了。西医说少阴这家伙最滑了,打手少了就不怕了,出院了也不能让它偷懒,于是就让病人吃大量激素。
这样反复多次,排气管始终不修,全靠少阴工作,终于有一天,少阴同志再也坚持不住了,倒下了,病人就慢性肾衰了,尿毒症了。
打油诗一首:管道太凉气变水,无汗自汗同出现。厨房里面实在热,越婢加术快救命。
脏腑若能言,医生面如土。
看了这篇后,一部分的上部水肿和一部分的肾病大家就了然于胸了。我觉的应该能挽救不少人吧。当然了,这个就要靠大家了。
*生石膏的作用。胡老讲了,能解热凝的。凡因热而凝的东西,用后能解开
【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越婢汤临床应用
急性肾小球肾炎
朱某,男,14岁,农民。三日前恶寒发热,继则头面四肢皆肿,腹胀,食差,口渴,心烦。医院检查:尿蛋白三个加号、颗粒管型、红细胞3到4个,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因其家贫而无力住院,找余治疗。见身面俱肿,舌淡胖,脉稍沉稍数。此乃风水郁热相搏,以越婢加术汤,方用麻黄6g、生石膏15g、白术10g、炙甘草5g、生姜6g、红枣4枚,水煎服三剂。二诊时,寒热去,浮肿消,尿蛋白仅有一个加号,家人甚喜,余察其仍有食差,腹胀,微肿之症,嘱其继用前方与胃苓汤两方交替服用,六剂后,余症皆消,查尿常规正常。先后服药九剂,则安然无恙。
此类病例甚多,切不可让其现代诊断所困惑,如其对证施治,其效莫测。
回忆1983年曾治一患者冯某,因下地劳动,被大雨浸淋,次日全身浮肿,高热不退,赴医院诊治。
三日尿量共计600毫升。诊见脉浮无汗,予麻黄10g、生石膏24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水煎服。服药当夜小便达2500毫升,浮肿大消,身热退。
后又以防己茯苓汤与上方各服两帖,服后,浮肿消失,化验已趋正常域。
很多疾病就是理论上有问题,就是思路不开放造成的。治疑难病甚者从之最重要。一个病人长期腹泻,就要想到大黄的可能性。往往一天效,两三天就好了。一个顽固性呕吐,就要探吐,一吐即愈。其它的治法都叫逆。
02
肾衰竭与尿毒症的经方。
炮附子3钱,生附子3钱,干姜2钱,炙甘草2线,桂枝3钱,白芍3钱,当归3钱,木通2钱,细辛3钱,红枣12个,白术3钱,茯苓3钱。
肾衰竭了,尿毒了,固肾用炮附子。
那由于肾不行,肾水不气化,肾水变为寒水,水克火,首先受害的是心脏,用生附子壮心阳。生附子有毒,用棉布包起来,把它的纤维过滤掉。手脚冷凉用四逆汤,当归四逆汤。
这个后面就是这两个方子,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
当归四逆汤:桂枝,白芍,当归,木通,细辛,炙甘草(与四逆汤重复),红枣。
注意,当归四逆汤实际上就是桂枝汤把生姜换成当归木通细辛。四逆汤是张仲景的千古经方,手脚冰凉,病人快要走时回阳救逆用的。当归四逆汤是四肢发冷,生冻疮时用的。当归四逆汤也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千古经方。
整个方子就多了个炮附子温补肾阳,温肾水的,白术健脾,茯苓利水,白术加茯苓是增加病人胃口的,能吃饭气血才有来源吗。另外,寒水多了会上来顶到胃,病人会呕吐,吃不下东西,用白术茯苓可以把它们排掉。再一个寒水上来,胃气下不去往上冲病人会头昏,里面寒的去掉了用干姜温中。桂枝白芍甘草红枣这个是桂枝汤加强血液循环,调和阴阳的。当归润肠通便补血,木通利掉坏死的食物,利水通便。细辛生下焦阳,热化下焦水。炮附子温肾阳,生附子振心阳,不同用途。
我们平时不很严重时用附桂地黄丸为什么?地黄为补肾阳,加附桂是阴中求阳,炮附子配桂枝,炮附子温补肾阳,桂枝振心阳。但到了绝症时,桂枝力度不够了,才用生附子。
还有一个生附子有毒,毒在它的纤维帖在喉咙处去不掉,一定要用棉布包(市场买不到,国家不准卖),但这个毒对于尿毒来说是以毒攻毒了。其实这就是千古经方四逆汤加当归四逆汤,再加了炮附子,白术,茯苓而已。
【名医名方】:倪海厦治疗肾衰竭,尿毒症
治疗肾衰竭,尿毒症:
例一:某女,1956年生,已经洗肾5个月。初诊时便秘,无胃口,双足冰冷,身体觉冷。月经6周没来,手指关节肿痛,无法紧握,脉弦。
诊断:这是寒湿证。
初诊处方: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10枚,生附子12g、干姜6g、白术9g、茯苓15g、木通9g、当归6g、细辛6g、炮附子15g。
方解:生附子,干姜,炙甘草为四逆汤强心阳祛阴寒,炮附子、白术、白芍、茯苓、生姜为真武汤强身阳利水湿。当归、桂枝、细辛、大枣、木通为当归四逆汤温经养血通脉。
用当归四逆汤时,如手不热,桂枝的用量就加重,如果脚不热,白芍的用量就加重。
复诊处方:桂枝9g、白术15g、增加补骨脂6g、败龟板6g、乌药12g、泽泻12g、黄连6g、黄芩9g。自本日起就没有再洗肾啦。
按:败龟板,乌药,补骨脂补阴益精温肾壮阳。
例二:症状缺失
处方:桂枝15g、茯苓15g、泽泻18g、黄连6g、黄芩9g、白芍15g、麦冬9g、党参9g、炮附子,12g、生姜6g、生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9g、乌药2片,细辛6g、补骨脂9g、熟地9g。
方解:生附子、干姜、炙甘草,桂枝为四逆汤加减,强心阳祛阴寒。炮附子、白芍、茯苓、生姜、泽泻为真武汤加减,强肾阳利水湿。黄连、黄芩解尿毒,解水毒。党参、麦冬补中益气润肺清心。熟地,补骨脂补阴益精温肾壮阳。乌药、细辛解气散寒,温经止痛。
按,在肾衰竭之前有两大症状:一是极度眩晕,病人无法坐站,躺着都会眩晕。二是恶心呕吐。所以,当病人头晕,恶心不止时,就要考虑是否是肾衰竭。这时可用两个方子,一是真武汤,还有一个是五苓散。排下面的水要用真武汤,排上面的水就用五苓散。这两个方子都没有炙甘草,就是因为甘草有蓄水作用,以防止腹水。
黄连、黄芩是解尿毒解水毒的,甘草是解肠胃之毒的。强心阳要用生附子,强肾阳要靠炮附子。
03
卢崇汉谈肾厥(肾衰)治疗
钦安卢氏在临床应用方面,可以说达到炉火纯青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使我们人体的阳气密布而阴霾勿扰,使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安和,使我们的经脉通畅,气血调畅,从而生机勃勃,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这就是钦安卢氏在理上、在用上,我们从这几点来给大家进行一种讨论。我希望这种讨论呢,让大家能够更深地来认识这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用扶阳?扶阳有啥好处?怎么扶阳?把这些问题应该搞清楚,但不是就通过几个小时的这样的讨论,你就是扶阳大家了,可能一下还办不到,我都还没到这个程度。
那么关于扶阳具体的运用,我觉得用这个东西,也许说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意思了,(关键是)我们把理把握住。但既然来了,我(还是)找一个病例来分析一下,让大家扩展一下思路,(例子是)用扶阳泻下法治理肾厥。这就算是具体的运用。
所谓肾厥,类似西医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因为肾属水脏,就本身来讲,因为它属水,那么水毒存留,就可以导致形成肾厥。
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原因最后导致肾厥,你根在哪里呢?根实际上就是坎中一阳的不足导致的,由于坎中一阳的不足,这就使其肾的开阖失常了,肾是气化的本脏。我们刚才说的坎中一阳不是肾哦,不是局限在那个问题上。
由于肾不能够正常的开阖,肾不能正常的气化,这就使精微不能够输布到各脏,浊气也就不能够下输到膀胱而排出体外,这是形成肾厥的原因和机理。但是我们把它归结为一点:坎中一阳受损。所以时间一长啊,水毒的存留最终就形成西医所谓的尿毒症。
那么就其肾脏本身的病机来讲,肾病都言虚为多,而治疗这种肾厥的方法呢,很多都采取用补的办法,但是只靠去补,这个层面去处理肾,去健脾、去利湿,以及去开癸门这些法则,那么到肾病的末期都没有用了,都不能够把水毒排出体外。
而卢氏倡导的扶阳泻下法即不伤正,也不损阳,又能够使病人体内的水毒(排出体外),所谓水毒实际上就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尿素氮增高了嘛,西医说的。那么,通过泻下排出体外,就可以降低西医检查的很多指标,尿素氮也好、肌酐也好,这些指数逐渐逐渐的下降,从而呢,恢复肾功能。
对于肾病的这种治疗(方式),我曾经给邹云翔老先生探讨过,(他是)文化大革命前南京中医学院的院长,他是中医,他写了一本《中医肾病疗法》,一本很小的册子,所以他在治疗肾病方面(是权威),他女儿目前也还很不错。我当时提出这种办法来解决慢性肾功能不全,就是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当然他觉得这个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用药)太猛了。他认为要水到渠成,慢慢的来。但是有的时候病人的病程不允许你慢慢来,可能在慢慢的当中就已经没有了。那么怎么样能够抓住(性命)才是主要的,所以我在南京时,就是73年、74年就开始就这样使用,实际上这个方法并不是我发明的,卢氏一直在用,在成都的时候就一直在用,治疗了很多(病例),确实在临床上能解决很多问题。
应用这个法则去治疗肾厥,肾脏功能指标确实可以得到改善,那个时候我记得好象南京医学院有一个江西人,他是搞小儿肾病的研究的,不知道大家在座听没听说过,现在(年纪)也很大了,可能有80岁了,他也赞成肾是不可逆的这个观点,我就说既然指标都能够下降,就应该可逆。
通过这样用过后,给肾造成一个很宽松的环境,又长出新的东西出来了,又有新的肾单位出来了,肾的代谢功能很好了,指标又正常了。
我曾经治过一个小孩,这个小孩的家庭也有很深的背景。他是先天性的小肾,两个肾都很小,他的一个肾只有正常肾的五分之一那么大,还能工作,另外一个肾,基本上完全停止工作的。这个小孩,我给他看病的时候,好象是15岁,读中学。(由于)他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是,他到北京三六一医院切掉了那个小肾,就是最小那个肾切掉了,有正常的五分之一大的一个肾还保留着。80年代初那个时候好象还不能够肾移植。那么小孩手术过后出现什么情况呢?小便就完全控制不住了,他有小便出来,完全就是24小时都在流小便,但是小便又很少,为啥小便很少呢?实际上他肾的这种功能完全减退了,当然他还没形成肾厥。怎么办?治疗就是扶坎中一阳,始终就是这样。这个小孩,就在那个法的基础上,用了好象一两个月,他小便就控制得很好了,于是很高兴,然后就离开成都到东北,他们是东北人。结果到东北一折腾,就又出现问题,然后又回成都,然后就又治,我就说这个不可能一下就解决的,又治了将近两年,每天一副药,这个小孩后来完全没有症状了,很好了,就是用四逆法这个框架解决的,但是关键是最后这个小孩,他的肾脏长大了,他就那一个肾,那一个肾长得跟同龄人的大小一样了,这是在西医上觉得不可思议的。由于他们家是部队的,那么就当兵了,我说当兵他能不能(挺过)新兵三个月训练?结果新兵三个月还是熬过来了,他现在都已经30好几了,结婚又生小孩了。那么象这样的病,西医觉得很头疼的,(我们)就是始终抓住坎中一阳这一点去治疗,最后四逆法收工。
对于肾厥的这种治疗,通过扶阳、泻下,使他的西医检测指标下降,也就是水毒在体内的集聚、存留,逐渐逐渐的减少,不再生成这些东西,而使尿量增加,那么他(的水毒)才能够逐渐逐渐的少啊,尿常规检测(才可)逐渐逐渐恢复正常。都是用这种治法,使水毒这些代谢产物,通过泻下排出体外,不再储存在体内,肾脏就不再继续受损,就是肾脏本身不再继续受损,有一个宽松的环境了,让你怎么样去打理了,这就好办了。所以肾功能就逐渐逐渐的可以恢复,肾精、肾气就得到恢复,他的临床症状也自然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甚至完全消除。
肾厥病人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比如头疼,因为血压高,肾厥高血压,到底是要降他的压嘛,还是温坎中一阳。失眠、全身的疼痛、皮肤的搔痒、恶心、呕吐、厌食、口臭、出血,鼻子的出血,牙龈的红肿,这些都是大多数肾厥病人都会出现这些症状,但是这些症状是怎么造成的呢?就是坎中一阳不足导致的。大家可以好好看一下《医法圆通》里的条条款款。
我举一个例子,那么这个例子呢,我也是临时抓来了,我不会电脑,不会打字,所以在这临时写的。这个病人是个男的57岁,因为我们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们看病啊,我们都要记病案的。所以我不是讲过,我们家里的病案,解放前的、解放后的,都是有的,当然抗日战争的的时候,散失了一些。
这个病人是1995年5月17号开始我给他看的,那么这个病人呢,他得慢性肾炎18年,来的时候呢,最典型的症状是恶心、呕吐、一身浮肿、腰杆痛,出现这个症状是由于半个月前他感冒了,感冒过后相应的症状就出来了,小便也减少了,所以全身也就肿了,那么做尿常规检查呢,蛋白4个+,红血球2个+,西医当时给他做了一个诊断,就是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西医)用对症的一些办法治疗,去处理,但是没有效果。反而一天一天的更加重了,恶心,呕吐就更厉害了,全身疼痛,腰杆疼得更明显一些。腹部涨满,全身肿,尿很少,一天的小便量当时不到400毫升,大便呢,也不爽快,解便困难。尿常规检查呢,蛋白是4个+,红细胞是3个+,白细胞1个+,肾功能检查,他的尿素氮是19.63,肌酐是832,有点高了,所以,当时西医就诊断他是慢性肾炎合并尿毒症。(于是)西医建议做透析,但是这个病人不愿意,他说你一透就下不来了,一透过后这一辈子都要透了,就没有接受,所以呢,就找到我来了,也是通过人的介绍,具体哪个介绍我记不清楚了,有很多病人都是通过口碑来的。
我当时的记录就是面色苍白,脉洪、弦,这个脉很大,肯定他血压高,但是重按尺不及寸,舌苔黄、黑、厚腻,舌质少津,所以我辨为肾厥,用什么办法呢?就是用扶阳泻下法,那么我跟他用的是:制附片90克(先煎两个小时),大黄20克,芒硝15克,茯苓25克,泽泻15克,法半夏20克,砂仁15克,陈皮15 克,炙甘草5克,生姜90克,那么就是这样一个方。
这个病人用了三副过后,就来复诊,我当时就讲最多吃三副,我说不管行还是不行,都来再看一看,那么他三副过后,他就感觉好一些了,他感觉好一些在哪方面呢?一个就是他能够吃少量的东西,就是饮食能够吃一点了,他的大便在这三天当中一天解得最多的是5次,解得最少是3次,解出来的都是黑酱色的大便。当时看了过后,就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做了一点点改变,再吃七副,那他就吃了十副药了。(药后)小便量增加了,大便一天还是要泄三到四次,粪便呈酱黄色、稀糊状的,全身的浮肿开始逐渐逐渐的减轻了,呕吐就更加减少了,饮食增加了,晚上能够入睡六个小时了,很多其他的症状都开始得到减轻,那么又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做了一点小的变动,吃了到二十副,他整个身体的肿全部消退,不恶心呕吐了,其他的症状更大大的减轻了,小便 24小时达到2000毫升了,大便一天解两次到三次,呈稀黄状,稀的、黄色的,他的舌苔、舌质变化了,舌质淡、瘀气减轻了,舌苔还腻,但是这个腻是白腻苔了,本来是黄黑、少津、厚腻的,但是现在呢,他润泽了。
脉象已经不是洪、弦了,脉沉细。做尿常规的检查,蛋白1个+,白血球0到3,做肾功能检查,尿素 12.3,肌酐254.5,就是在一个月以后,800多的肌酐降到200多,所以继续用扶阳泻下法,大黄15克,芒硝10克,原来是20克的大黄,各减5 克,增加了附片的用量,附片120克,还根据病情,增加了一些药,有路党参、黄芪、杭巴戟、菟丝子、肉桂,就增加了这么些药。
这个病人整个期间就用过这么些药,又服了60多副,在这个期间,还多次做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在正负一个+之间,肾功能检查,尿素6.3,肌酐87,这时肾功能也正常了,所以就改用了扶阳添精法,用制附片150克,白术15克,砂仁15克,杭巴戟25克,益智仁30克,菟丝子20克,淫羊藿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20克。
后来就一直守这个法,当然也有一些增减,病人又连续吃了100多副,就是三个多月,不到四个月,后头就用这个方给他打成粉,或者做成水打丸,然后缓缓的治疗、善后。这个病人后来就没得消息了,因为病人太多,不可能每个病人去走访。10年过后,这个病人来了,但他不是他看病,他说他好的很,他是家里的人生病了带来找我看,我都有点记不大清楚他了,我说啊想起来了。他说我这么多年,他又多次的检查尿常规,检查肾功能都是正常的,没有再发了。
我刚才举的这个病例,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随便翻了一个,就把他写起了。是不是遇到肾厥你就这样子用呢?我估计有些可能有效果,有些就不会有效果,这就是多种原因,所以不能去照着搬。这里面变化一味药,整个方向都变了,所以我在《扶阳讲记》谈到这个问题,动一味药变化太大了,变化大的很。
我讲这个问题呢,就是给大家一个思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中医对这个病的认识就有多种了,有肾厥、肾风,或者呢依照表现的症状来命名,属于呕逆吗?属于心悸吗?属于气喘吗?属于水肿吗?属于昏迷吗?就是说可以通过由症来对它进行命名。在中医学里面对肾厥本身的认识实际上还缺乏很系统的去阐述它。
肾炎里的尿素氮、肌酐等增多了,病程往往都是很长的,那么由于病程长,中医说得好“久病,穷必及肾”,那么及肾的什么?及肾的坎中一阳,就是把肾又再上升一层,就是两回事了。
那么这就导致坎中一阳不足,导致了命门的不足,这样才导致肾的气化失职,水毒的存留,导致了肾脏的损伤,导致了肾的开阖功能失常,从而呢,使水毒储留在体内,不能排出体外去。这样就形成了尿毒症、形成肾厥。所以在治疗上我们主张以温扶坎中一阳,再辅以泻浊祛邪,使邪祛正才能够扶。所以就用附子去温扶先天坎中那一阳,使肾水能够沸腾,使气化能够增强,这就加强了利尿的作用了。
我们用这个法,是在扶阳的前提下,用硝黄去峻下,攻毒泻下的这种办法,如果没有扶阳前提,千万去不得,这个病人就会死在你的手上。那么通过在这个前提下去运用,把血当中的水毒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去,这就减轻了肾本脏的过滤负荷,本来要从肾脏的过滤,又滤不过了,就堵在那里了,怎么办?让肾脏本身的环境宽松一点吧。所以在这个方里用茯苓啊、泽泻什么的,那么这些就有逐渐恢复肾主水的功能,起到一些利尿的作用,再用参,用芪这样有助于附子益气扶正的功效,那么这个益气就是益中的了。
这就使久用泻下峻药而不伤精、伤正。用的时间不短了,用了几个月的硝黄,每天都在用,但是呢,病体一天一天在好,什么原因?抓住了根本没有放。所以即不伤精,又不伤正,再用砂仁去纳五脏之气归肾,陈皮、炙草即能够行气又能够和中,能够增强食欲,这就有助于恢复病者的体力。
通过临床当中我观察,肾厥病人的舌质、舌苔的变化不是一致的,就是尿毒症的病人,张三的舌质、舌苔不一样,李四又不一样,有的舌体是胖大的,舌苔始终是润泽的,有的舌体是瘦的,舌质是燥的,那么遇到这样的病人怎么办?还能下手吗?能下手,那些都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
往往肾病患者在后期呈现一些舌体变瘦,舌苔变黄、变燥、变黑,大多数的患者舌苔是这样的,不信大家以后注意一下,大多数肾病的患者舌苔都是以黄、黑、厚腻为多,因为他生机已经不行了,已经阻滞起了,所以用扶阳泻下法能够把病人体内的秽浊之物排出体外去,使胃当中的浊气能够下降,从而不再上逆。这种舌苔的颜色,可以由黑逐渐逐渐的变为常色,口中的气味,也就逐渐逐渐的减小,肾厥的脉象,就正如《内经》有这样的记载,“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死肾脉在指下,有一种夺索的感觉,实际上就是弦、洪的一种现象。千万不要认为那是阳盛、阳亢的表现。
《金匮要略》在“水气病脉证并治”里面,“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这个脉出者死是什么?就是夺索脉。就是这种弦而洪的脉,这就是要出来的脉,这种脉就是十中可救一二了。符合这个病的发展规律,所以古人认为,肾脉应当沉,沉为常脉。所以脉如夺索、弹石者,死,那么就很难治的病。很难,而肾厥的患者往往就是水毒越重,就是西医讲的尿素氮越高,他的脉象往往是越大、越洪,但是他有一假象,就是往往重取就会有变化。所以病轻的,脉的洪、弦程度就相应的轻一些。这就与古人论述的脉象是相符合的。
我们倡导的这种扶阳泻下的这个法则,去使肾功能的恢复,使病人的尿素、肌酐逐渐逐渐的降低到正常,而脉象最终也会逐渐地恢复为沉缓或沉细的脉。这种变化就到位了。
我行医40多年来,治疗肾厥的这类疾病有1000多例,可以说大多数的疗效是满意的,这就是基于始终抓住坎中一阳,抓住这一点不放,不受其他干扰,只要一干扰,你就会走弯路。就会出现很多折腾,最后如果你自己都还驾驭不了自己的时候,那就完了。
所以这就要有一定的定力,这个定力很重要,但是我想,如果大家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人体要去扶阳,把这些问题理解了,那么这个定力呢,也就强了,这个定力强了,下手就会很准了。这是我用了这些时间,给大家一起讨论啊。但是实际上呢,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我先就不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