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奇效方大全
验方地冰散治口腔溃疡
方药配制
生地骨皮50g,冰片1g。二药共研细末,过100目筛,装瓶备用。
功效
清热凉血,祛瘀消疡止痛。
适应症
适用于口腔、舌、唇部位之溃疡,溃疡面糜烂, 大小不等,表面有黄白色分泌物覆盖,边缘平坦,呈充血状,伴有疼痛,常因饮食刺激而疼痛加重。
用法
敷药前,先用消毒绵棍将溃疡面分泌物轻轻擦拭干净,再用消毒绵棍沾取少量药粉掸洒于疮面,将疮面覆盖住,每日三次。用药期间,忌烟酒及进食辛辣等物。
病案举例
李某,男,20岁。1985年5月16日诊治。舌面多处溃疡、疼痛,影响饮食及言语,进食则疼痛难忍,口腔粘膜亦散见颗粘状溃疡,舌红苔黄,脉细数。经地冰散调治四天,溃疡全除而告愈。
按
口腔溃疡,中医学称之谓“口糜、口疮、口疳”等。本病多因脾胃积热,阴虚火旺,热毒炽盛,上蒸于口,灼伤经脉而成。热毒之邪灼腐血肉,则溃烂疼痛。火热之邪伤阴耗气,重者可伴有心烦失眠。治宜清热解毒,消疡。地冰散即取地骨皮清热凉血,再配少量冰片,取其化腐生肌敛疮。两药研成细粉敷于疮面,取其药物直接在疮面发挥作用。本方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笔者用此方于临床长期应用,取效甚佳。
寒型荨麻疹不用风怕,用这个方子几天就好了
风寒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是患者遇到风寒以后,出现皮肤的瘙痒、潮红、红斑和风团性的损害。荨麻疹俗称为风疹块,表现为皮肤黏膜限局性、一过性、隆起性的红色风团,此起彼伏,不留痕迹,通常瘙痒,皮肤病理为真皮浅层一过性的水肿,
对于这种荨麻疹一般西医采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同时避免寒凉侵袭等,不过去根比较困难。今天分享个风寒型荨麻疹的小方子,效果特别好,一般轻症一次即愈,重症四五次也差不多,收藏备用吧。蝉蜕糯米酒药物组成:蝉蜕15了,糯米60克,黄酒60毫升。制作方法:蝉蜕焙干研成细末,糯米炒至焦黄备用。把炒好的糯米装入瓷碗内加水150毫升,文火烧煮15分钟,然后再加入蝉蜕粉和黄酒,大火煎煮1--2分钟即可。使用方法:药汁需要一次服下用尽,晚上睡前服用,然后盖被取微汗效果更好。此剂量为成人剂量,可以根据年龄以及体质情况酌情加减。
一个小方子,专门治鸡眼
鸡眼属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也叫作肉刺。导致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皮肤长期受到压迫或者是摩擦。对于青年以及老年人来说,脚底或者是手部长期摩擦压迫的话很容易就会发生局限性的角质增生,这就是鸡眼。发生时的形状不一,在行走的时候会有明显的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病症在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治疗,以防之后继续加重。现在对于鸡眼的治疗主要就是外敷。常用的外用腐蚀剂在保护周围皮肤的同时也对鸡眼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其次可以使用物理治疗的方式,常见的就是激光灼烧,严重的话需要手术切除。
今天就介绍个外敷的小方子,没有腐蚀性,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可以试试。
红花地骨外敷膏药物组成:红花3克,地骨皮6克,麻油适量,面粉少许。主治:鸡眼。制作方法:红花和地骨皮共研细末,加适量麻油和少许面粉调成糊,密封备用。使用方法:先把患处的老皮割掉,然后把药糊外敷患处,纱布包扎,两天换药一次。用此方法治疗二十五例,敷一次痊愈3例,敷两次痊愈19例,敷三次痊愈3例,疗效满意,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