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发布时间:2024-03-20 阅读:590

颜志敬0608 中医颜志敬


一、原文学习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本方是太阳少阳合病,这里的太阳是指膀胱,膀胱水气往上冲,来到了胸胁部少阳的病位。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弦,脉沉紧,看来,又吐又下的治疗方法是不对的。从脉来看,这也是太阳寒水上犯脾土,水冲上了胸、心下部位,不能再发汗了,因为里水随着汗出会引起不可预测的证候,发汗是肯定不对的。


二、名家医案精选
1、咳嗽慢支
患者,女,72岁,本村人。素有慢支、肺气肿病史。1993年夏天,咳嗽加剧,在广宗中医院诊治,按肺结核治疗1个月,咳嗽不减,又加气喘,面目浮肿,胸满,心悸,舌淡,脉沉细。患者年高体弱,病情复杂,心中毫无把握,于是试用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30克,杏仁15克,甘草(炒)10克,加水2碗,煎至1碗,频频饮服。此药甘甜无异味,患者很高兴。不料服药3剂,咳喘浮肿均消失,患者喜出望外,仍以前方加减10天,诸症均愈,体力增强,精神好转,再次到中医院复查,否定了肺结核的诊断。


2、耳源性眩晕
于某,女,52岁,干部,1979年10月初诊。眩晕持续三天。患间歇性发作眩晕已三年,第一年每半年发作一次,第二年每二、三个月发作一次,1979年上半年每月发作一次,近三个月来,每月发作二、三次,每次发作持续三至五天。发作时耳鸣,听力减退,左侧较重,头晕目眩,自觉周围物体旋转,恶心呕吐,闭目静卧,饮食大减。舌淡,苔白腻,脉左右沉紧。印象:眩晕。
辩证:寒饮内停,清窍被蒙。治则:温阳健脾利水。
处方:茯苓24克 桂枝18克 白术12克 甘草12克炮附子9克 白芍15克 服十二剂,诸症状消失,追访二年无复发。此为中阳虚而水上饮逆,当温其中阳,补其里虚,降其逆上之水饮,水饮既降,清阳能升,眩晕自止。


颜志敬
 中医师 ,多年中医实践,咳嗽病专长,钻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崇尚经方,掌握六经辨证、擅长使用经方,把脉准确,问诊详细,药方结构严谨,药味少,见效快。擅长用经方治疗:
 内科:咳嗽病、感冒病、胸痹、胃痛、痞满、腹痛、便秘、失眠、胁痛、黄疸、头痛、眩晕、淋病、阳痿、早泄、郁证、腰痛、痰饮、汗证、虚劳、糖尿病、疑难杂症。
妇科:月经病(经痛、经期不准、经间期出血、崩漏、 闭经、痛经)、不孕不育、子宫肌瘤、子宫脱垂、更年期综合症、阴痒。
儿科:肺炎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积食证、多动症。
擅长用针灸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痛、痛风、五管科病、月经病、妇科病、内科养生调理、胃病、中风、失眠、高血压、。

上一篇:疑难杂症民间特效方

下一篇:名医颜德馨:生发丸,最快10天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