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是病人的自觉症状, 是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 可由颅内疾病引起, 如脑炎、脑瘤、脑膜炎、脑震荡、脑梗塞等; 或由颅腔附近的疾病引起, 如乳突炎、青光眼、远视散光、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急性中耳炎等; 或由感染中毒性疾病引起, 如疟疾、肺炎、伤寒、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 或由心脑血管病引起, 如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等; 或由功能性疾病引起, 如癔病、精神紧张、神经衰弱等; 还可由蛔虫病、钩虫病、脑囊虫病、贫血等疾病引起。要彻底根治头痛, 首先要弄清引起头痛的原因, 从根本上治疗原发病。治愈了原发病, 头痛也就自然而愈。
头痛是病人的自觉症状, 诊断并不困难。但要弄清引起头痛的原因, 并不容易, 要仔细排查。颅内和颅腔周围疾病引起的头痛, 疼痛较剧, 多伴有呕吐及神志方面的症状。感染中毒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多伴有发热症状。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头痛, 多在中老年人中发生, 常伴有手足麻木、头晕等症状。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精神愉快时头痛减轻或停止, 精神郁闷或思虑过度时头痛加重。为了找出原发病, 必要时可到医院作脑CT、磁共振、脑电图、脑血流图、颈颅多普勒等检查, 以帮助诊断。
方1
【方药组成】白芷10 克 荆芥穗10 克 防风10 克 羌活10 克 薄荷10 克 丹参10 克 川芎6 克 生甘草6 克 细辛3克 茶叶3 克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10 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15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疏风散寒, 活络止痛。主治头痛, 遇寒则发,得温痛减, 属于风寒侵袭所致者。
【医师嘱咐】面红目赤, 口渴欲饮之风热头痛及孕妇不宜服本方。另外, 头痛患者应保持安静, 减少思虑, 避免精神紧张,培养乐观精神,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休息。
方2
【方药组成】柴胡10 克 黄芩10 克 生石膏15 克 蔓荆子10 克 板蓝根10 克 薄荷10 克 菊花20 克 金银花15 克连翘15 克 夏枯草10 克 桔梗6 克 甘草6 克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15 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2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疏风散热, 清热解毒, 主治头痛如裂, 伴见面红目赤、口渴欲饮, 属于风热上扰所致者。
【医师嘱咐】风寒头痛不宜服此方。
方3
【方药组成】代赭石15 克 黄芩10 克 天麻15 克 夏枯草15 克 钩藤15 克 石决明30 克 菊花30 克 白芍药15 克当归10 克 天门冬10 克 玄参10 克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20 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煮, 煮沸3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清泻肝火, 熄风止痛。主治头痛, 伴见头晕、心烦易怒、目赤尿黄, 属于肝火旺盛者。
【医师嘱咐】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孕妇忌服。
方4
【方药组成】佩兰20 克 藿香15 克 半夏10 克 陈皮10克 茯苓20 克 厚朴6 克 白扁豆花10 克 紫苏10 克炒薏苡仁20 克 白豆蔻10 克 滑石10 克 白术10 克 天麻10克 甘草6 克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20 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3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化浊利湿, 醒脾祛痰。主治头痛头晕, 伴见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腹满闷、甚则呕恶, 属于痰浊蒙蔽清窍者。
【医师嘱咐】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孕妇忌服。
方5
【方药组成】益智仁10 克 蒸何首乌15 克 山药30 克鸡血藤30 克 当归10 克 白芍药10 克 川芎5 克 熟地黄10克 牡丹皮10 克 山茱萸10 克 茯苓20 克 泽泻10 克 枸杞子10 克 菊花20 克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20 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4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 养血祛风。主治头脑空痛, 伴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属于肝肾亏虚者。
【医师嘱咐】肝火旺盛及风热上扰者均不宜服。孕妇忌服。
方6
【方药组成】吴茱萸10 克 人参( 或党参) 10 克 生姜30克 大枣5 枚
【制用方法】上药先将生姜洗净切片, 然后加水共煎, 煮沸30 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4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温肝暖胃, 降逆止呕。主治阴寒头痛, 伴见胃脘疼痛、食之欲呕、吞酸嘈杂、烦躁不安。
【医师嘱咐】孕妇忌服。
方7
【方药组成】藁本15 克 白芷10 克 羌活10 克 苍术6 克川芎5 克 炙甘草5 克 细辛3 克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15 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煮, 煮沸2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祛风散寒, 活络止痛。主治头巅顶痛, 伴见发热恶寒、鼻塞不通, 属于风寒侵袭所致者。
【医师嘱咐】孕妇忌服。
方8
【方药组成】山羊角1 个 天麻10 克 川芎6 克
【制用方法】先将山羊角锉为粗末, 然后与天麻、川芎加水共煎, 煮沸20 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30 分钟,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 熄风止痛。主治中老年顽固性头痛。
【医师嘱咐】因感冒引起的头痛不宜服用。孕妇忌服。
方9
【方药组成】蝉蜕15 克 白僵蚕10 克 地龙10 克 晚蚕砂10 克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20 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3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祛风, 解痉, 止痛。主治中老年顽固性头痛。
【医师嘱咐】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孕妇慎服。
方10
【方药组成】麻黄10 克 天麻10 克 升麻10 克 川芎10克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10 分钟, 滤取药液; 药渣加水再煎, 煮沸2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疏风散寒, 通络止痛。主治头痛, 因风寒、风热、血虚及血瘀所致者。
【医师嘱咐】忌食生冷肥腻食物。因乙型脑炎或脑膜炎引起的头痛非本方所宜。孕妇忌服。
方11
【方药组成】川芎10 克 茶叶5 克
【制用方法】上药加水共煎, 煮沸5 分钟, 滤出药液; 药渣加水再煮, 煮沸10 分钟, 滤取药液。合并2 次药液, 分早、晚2 次温服,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活血通络, 清热醒脑。主治血瘀头痛。
【医师嘱咐】忌食生冷肥腻食物。孕妇忌服。
方12
【方药组成】大黄60 克 川芎30 克 细辛15 克 蜂蜜100毫升
【制用方法】先将大黄炒至起黄烟为度。然后与川芎、细辛共为细末, 炼蜜为丸, 如梧桐子大, 瓶装备用。每次6~9 克,每日3 次, 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 泻火除风。主治头痛, 因血瘀、火热及风寒所致者均可。
【医师嘱咐】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孕妇忌服。
方13
【方药组成】全蝎30 克 生甘草30 克
【制用方法】上药共研细末, 每次3 克, 每日3 次, 温开水冲服。
【功效主治】熄风解痉, 解毒止痛。主治中老年人顽固性头痛。
【医师嘱咐】因感冒引起的头痛不宜服用。孕妇慎服。
方14
【方药组成】苍耳子30 克 川芎30 克
【制用方法】先将苍耳子去除杂质, 炒至微黄, 然后与川芎共研细末, 装入空心胶囊, 瓶贮备用。每次4~6 粒, 每日3 次,温开水冲服。
【功效主治】活血, 祛风, 止痛。主治中老年顽固性头痛,遇风寒加重者。
【医师嘱咐】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孕妇忌服。
方15
【方药组成】蛇蜕30 克 马勃30 克 皂角子18 粒
【制用方法】将上药共装入陶瓷罐内, 以盐泥密封罐口, 放火上煅。同时在罐上放一棉球, 以观火候。至棉球变焦黑有烟为度。停火, 待冷, 将药从罐中取出, 共研细末, 瓶贮备用。每次1. 5 克, 每日2 次。
【功效主治】祛风止痛。主治头痛。
【医师嘱咐】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孕妇忌服。
方16
【方药组成】荷叶30 克(鲜品加倍) 鸡蛋2 个
【制用方法】先将荷叶洗净, 撕碎, 加水煎煮10 分钟, 去除药渣, 打入鸡蛋, 蛋熟停火, 待温服之, 吃蛋喝汤, 每日1 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暑。主治暑热头痛。
【医师嘱咐】风寒头痛不宜服。
方17
【方药组成】白菊花30 克 白芷10 克 藁本10 克 川芎50 克 防风10 克 鸡蛋2 个
【制用方法】上药前5 味加水煮沸10 分钟, 然后放入新鲜鸡蛋, 待鸡蛋将熟时, 用针扎10 余个小孔, 继续煮沸5 分钟, 停火待温, 吃蛋喝汤。
【功效主治】祛风止痛。主治头痛。
【医师嘱咐】孕妇忌服。
方18
【方药组成】透骨草30 克 川芎15 克 细辛15 克 白芷15 克 白僵蚕15 克 苍耳子15 克 薄荷15 克 菊花15 克
【制用方法】将上药放沙锅内加水煎煮, 煮沸15 分钟, 然后取一硬纸板, 中间挖一小孔, 约手指般大, 盖于沙锅上, 让药液蒸汽从小孔中冒出, 熏蒸头痛部位20 分钟。每日2 次, 每剂药可熏蒸2 日。
【功效主治】活血祛风, 通经止痛。主治头痛。
【医师嘱咐】熏蒸时注意不要烫伤; 熏蒸后避风1 小时。孕妇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