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城投公司搞林下种植能赚到钱吗?

发布时间:2025-10-03 阅读:1212
原创鲁知申庄稼补习班


图片


城投公司布局林下种植具备明确的盈利潜力,但并非 “稳赚不赔”,核心在于精准把握模式、区域与品种选择,并建立长期运营思维。从全国多地实践来看,林下种植已成为城投公司脱离传统基建依赖、实现转型的重要方向,其盈利能力显著优于传统市政项目,同时也需警惕前期风险与关键前提条件。


能赚钱的核心逻辑:

政策、收益与案例三重支撑


1. 收益率显著优于传统基建,盈利结构更多元

传统市政基建项目年均收益率普遍维持在 8%-10%,而安阳、重庆等地城投的林下种植项目年均收益率可达 18%,核心在于构建了 “种植 + 加工 + 碳汇 + 文旅 + 技术服务” 的复合盈利模式,摆脱了单一生产的收益局限。例如安阳经济开发集团在国家储备林项目中,不仅通过林药套种实现中药材产值 6800 万元,还通过碳汇交易增收 1500 万元,技术服务收入达 500 万元,多元收益有效对冲了单一环节的市场风险。


2. 政策与资金双重赋能,降低前期投入压力

国家《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明确 2025 年林下经济产值突破 1.8 万亿元的目标,各地配套出台专项债、绿色信贷、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为城投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


融资渠道多元:可通过林业专项债、绿色债券、产业基金等方式解决 “投资大、周期长” 问题。如安阳城投发行 12 亿元林业专项债,成功撬动近 60 亿元总投资,资金杠杆效应显著。


政策红利直接落地:多地政府直接向城投授权林地长期经营权,并给予专项补贴。湖南桃江城投的竹海林下食用菌项目,就获得省级林业产业补贴 300 万元,同时从农商行获取利率比常规基建低 1.1 个百分点的 800 万元低息贷款,前期资金成本降低约 25%。


3. 全国典型案例验证可行性,模式已跑通

各地城投通过差异化模式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的盈利案例,具体如下:

地区 
/ 公司
核心模式
收益与带动效果
重庆城口城投
国储林 + 天麻 / 淫羊藿种植
2023 年天麻产值超 1500 万元,带动合作农户年增收 2 万元以上,实现 “生态 + 民生” 双收益
福建龙岩城投
蕨类中药材产业化
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年产值达 4.15 亿元,利税 3735 万元,规模化加工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
山东寿光城投
综合性林下经济基地
年净收益超 6000 万元,按 15 年经营周期测算总收益超 6 亿元,长期盈利稳定性强
河南安阳经济开发集团
国家储备林 + 林药套种
2024 年林下中药材产值 6800 万元,初加工增值 3200 万元,叠加碳汇、技术服务收益,综合效益突出



赚钱的前提条件:规避风险才能稳享收益


林下种植的高收益伴随明确的前提约束,城投公司需重点把控以下关键要素,否则易陷入 “投入即亏损” 的困境:

关键要素
核心要求
潜在风险点
选品精准度
必须聚焦高附加值品种,如天麻、淫羊藿、骨碎补、林下珍稀食用菌等
盲目种植普通农作物(如玉米、普通蔬菜),易因产量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赔本
技术支撑力
需建立专业技术团队,或与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合作,攻克仿野生种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难题
技术不到位易导致成活率低(如林下中药材成活率不足 30%),直接拉低产能
规模集中度
需整合集中连片林地,建议面积不低于 500 亩,形成规模化经营效应
碎片化林地难以配套基础设施(如灌溉、产业路),运营成本高、效率低,难以盈利
利益联结机制
采用 “城投 + 村集体 + 农户” 模式,明确分成比例,带动农户参与管护
未建立利益联结易导致林地流转受阻、用工短缺,项目推进困难
长期运营心态
需接受 “前 3 年为纯投入期,第 4-5 年才进入盈利期” 的周期规律
追求 “短平快” 收益,前期投入不足或中途撤资,导致项目烂尾



结论:

林下种植是 “长钱” 而非 “快钱”,选对路径即能盈利

城投公司发展林下种植,本质是依托政策红利、资源整合能力与基建优势,切入高成长性的绿色产业赛道。其核心价值并非 “赚快钱”,而是通过长期运营实现稳定的高收益 —— 只要精准匹配品种、区域与合作模式,年化 15% 以上的收益目标完全可实现,且相比传统基建具备更强的成长性与政策绑定性。


上一篇:林地租金疯涨,一亩多少钱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