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市场自2009年反弹以来,至今已近三年。这期间,市场行情轮翻上涨,范围之大,涨幅之高,在药材市场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是盛况空前的。然而,在今年进入淡季之后,市场却聚然降温,购销不畅、大货难销、行情趋降的市场现状,让近年来在市场上大购大销、大吞大吐、大赚特赚的药商无所适从。也让一些从“非典”、“禽流感”中走过来的药商无形中产生一中恐慌心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们不尽要问:药市的大厦是否会象“非典”时那样轰然倒塌?药市近年来的繁荣留给我们的是不是美丽的海市蜃楼?药商们的财富梦会不会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对当前药市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了。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物价指数居高不下: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通涨压力依然较大。这迫使决策层将稳物价、防通胀作为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
2、货币政策继续从紧:为了稳定物价、防止通胀,国家动用了货币工具:一方面收缩流动性,一方面加息。为此,今年央行已连续6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储备金率,连续3次加息。这势必对药材市场行情产生釜底抽薪的作用。
3、发改委严打“炒作”:为了控制物价,国家不惜动用行政手段。枪打出头鸟,杀鸡震猴。对稳定药市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发改委查党参,查三七等。
4、社会保障加大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将逐步完善,特别是养老保险、全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全面实施,都将加大药材市场的需求。
5、对中医药扶持力度加大: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3年至今将近九年时间,中央财政投入中医药事业的资金总计151亿元。2003年中医药地方专款只有3300万元,“十五”期末的2005年,该项资金增长至1.83亿元,而到“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时,中央财政投入已达到12.37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6.8倍。截至目前,2011年中央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已达57.3亿元。这比2003~2010年八年的总和还要多。“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事业的财政投入将会更大。这将对药材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以上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长期看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央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将对药材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短期看国家稳物价、防通胀采取的措施和发改委的敲山震虎将对药市行情起到压制的作用。
二、药材市场现状分析
1、市场行情指数已处高位。自2009年药市行情反弹以来,药市行情连续上涨,市场指数连创新高:药通网指数2009年一月时仅2000多点,到2011年4月高达7000多点;天地网200综合指数2009年一月时仅1000多点,2011年四月时已近3000点。高处不胜寒,目前均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
2、上涨动力已显乏力。主要市场表现为:高位品种开始回落,如三七、桔梗、太子参、党参等;涨价品种逐渐减少,多数品种以稳为主;上升品种寥若晨星,如目前上涨的品种仅有僵蚕、蝉蜕、天龙等少数品种。市场变普涨格局为以稳为主、涨跌互现的局面。行情整体处于欲涨乏力,欲跌不甘的状态。
3、市场人气低落,炒作收敛。受国家枪打出头鸟、敲山震虎和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影响。经营者大多持币观望、谨慎经营,避险情绪弥蔓市场。顶风炒作者,销声匿迹。整体市场人气低落。
4、库存下降。受多年来药材生产的严重萎缩和近年来需求旺盛的影响,市场库存逐年减少。目前的库存已到了近年来最低的程度。如白芍、丹皮、黄芪、甘草、柴胡、丹参、玄参、黄芩、栀子、瓜蒌、射干等品种的库存都降到了近几年最低的水平。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市场现状是市场指数高位震荡、上涨乏力、人气低落将对市场行情产生打压作用。
三、药材生产情况分析
1、药材生产有所恢复。受药价上涨影响,种药收益颇丰:亩产值上万元者比比皆是,如桔梗、太子参、白芍、党参、山药、北沙参、天南星等;五千元以上者较为普遍,如白芷、紫菀、白术、生地、当归、牛膝、防风、菊花、瓜蒌等等。“想发材,种药材”的说法在近年来变为现实。这促使药材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发展的路依然曲折坎坷。
2、自然灾害打击生产。受今年上半年干旱气侯影响,一些药材难以出苗或减产。如桔梗、柴胡、白芷等品种出苗率较低。王不留行、芦巴子、红花等品种的产量造成减产。药材生产不尽人意。
3、种源紧缺制约生产。由于药材种子行情多年的低谷运行,造成了药材种子市场的新种源奇缺。这成了今年药材生产发展的瓶颈。致使一些药材生产难以发展。今年药材种子价格的居高不下一方面说明了药材生产的恢复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供求关系的体现。
4、生产方式转变难以发展。受打工经济的影响,青壮劳力的外出,药材生产很难再出现千军万马,一哄而上的局面。取而代之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又受制于经验、技术和气侯的影响,成功率较低。
通过对以上药材生产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生产的不尽人意和库存的空虚将对行情的下跌起到支撑作用。
四、市场行情走势分析与经营对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宏观环境上分析,长期看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央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将对药材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短期看国家稳物价、防通胀和发改委的敲山震虎将对药市行情起到压制的作用。从市场现状分析,市场指数高位震荡、上涨乏力、人气低落将对市场行情产生打压作用。从药材生产情况和市场库存现状上分析,生产的不尽人意和库存的空虚将对行情的下跌起到支撑作用。据此,笔者认为:今后的药市行情有可能是一个高位震荡,缓慢回落的走势。幅度大小将取决于国家的调控力度,生产的发展速度以及市场人气而定。“非典时”的飞流直下和前两年的涨势如虹的行情出现的概率均较小。
那么,面对当前市场的新形势,我们应采取何种经营对策呢?
鉴于当前药市形势,经营者可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1、专营户以勤进快销为主;2、走货商应以销定购为主;3、压货者应以多看少动,以待天时为主。具体采取哪种方式,经营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准确把握了。
作者:宫光前 邮编:236800
单位:亳州市光前中药材购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东路28-11
http:zyczzyz.com E-mail:ahfyt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