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文
2013年药市可圈可点的品种还是不少,受灾减产是一些药材涨价的“导火索”,如:覆盆子、山萸肉、青翘、苍术、赤芍、砂仁,胖大海等。这些药材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价格上涨。那么,2013年都有哪些药材价格变化幅度较大?笔者经过整理,筛选出以下品种,并作以简评,以飨大家。
2013年价格波动较大的品种一览表 单位:千克/元
序号 |
品名 |
规格 |
产地 |
最高价 |
最低价 |
目前价 |
1 |
三七 |
120头 |
云南 |
800 |
430 |
420 |
2 |
太子参 |
统 |
安徽 |
160 |
35 |
45 |
3 |
元胡 |
统 |
浙江 |
83 |
57 |
78 |
4 |
浙贝 |
统 |
浙江 |
150 |
87 |
145 |
5 |
覆盆子 |
统 |
浙江 |
95 |
52 |
95 |
6 |
山萸肉 |
优质 |
河南 |
45 |
25 |
42 |
简评:
三七 :2013年三七高价行情轰然倒塌,从800元(120头)高价跌落至400元左右。三七价格的大幅跌落,宣告了持续多年涨价行情的终结。有辉煌就有衰落,今后几年三七将因产量逐年增加价格逐渐走低。其实,有些药材在价格下滑通道中,也有不小的商机,不过,多是阶段性的小幅震荡反弹。参与者宜速战速决,不可打持久战。高价时间越久,低迷时间愈长。
太子参:自去年太子参已出现生产过剩,只是受库存薄弱以及大户尚未全身而退支撑,产新后价格跌落至160元左右未进一步下滑。2013年太子参产量在上一年基础上继续增加,产新未临行情已摇摇欲坠,价格开始步步后退,产新后价格飞速下滑,产地最低价跌至30元上下。太子参价格的大幅跌落引起不少商家关注,并有商视价低入手建仓,致使价格止跌回升。太子参价格的触低反弹,仍是短期的行情表现,长期低迷格局不改。今年太子参价格的大幅下滑,挫伤了种植大户的积极性,生产有望调减。太子参低价行情刚开始,还要经历一段长时间的震荡磨合期。
元胡:2013年元胡产新后价格一路高升至80元左右,令持货者欢欣鼓舞,药农更是喜不自胜。前期元胡价格冲高回落,经过一段时间实际消化调整,近日又有商家在产地组织货源,拉动价格强劲回升。受产地价升联动,市场价格也闻风而动,持货商卖货心态不一,要价较乱,统货多要价78-85元。元胡价格的再次启动上扬,说明了供应货源并不是太大,接下来仍需面对市场实际需求的考验。
浙贝:2013年浙贝栽种之际,突然发力上扬,在短短20多天时间内,统货价格从90元飙升至150元左右,令持货者喜出望外。由于短期内价格涨速快,涨幅大,有货者多未来得及兑现利润,无货者也不敢入手购买。浙贝价格的暴涨有太多的人为因素,目前浙贝行情趋于平静,价格小幅回落。不过,今年浙贝种苗价格的上涨,将为来年高价奠定基础,未来行情还有一博。
覆盆子:2013年覆盆子借受灾减产利好,价格一路强劲上扬,目前统货价格已近百元,比产新初期的52元价格翻了近一倍。覆盆子价格持续走高,有货者多已获利,接下来就要面对市场实际需求的考验。
郁金:2013年郁金变化幅度还是不小的,年初价格在13-15元之间徘徊,产新前价格飙升至26元左右,产新后价格跌落至17元上下。众所周知,郁金背后一直有大户暗中操作,只是该品种产新时间较长,产新期间逢销售用季,淡季来临产新结束,大户买货的机会多,抛货的时间少。如果郁金生产得不到大面积调减,大户逆势购货拉价,只能越陷越深。
干姜:2013年受“毒姜事件”影响,引发国内生姜价格上涨,同时,山东生姜产量下降,菜姜价格的上涨,波及到干姜行情。干姜产新后有不少商家云集云南产区收购鲜姜做泡姜、菜姜,其价格也因畅销而上涨。鲜姜价格的上涨,自然拉动干品价格水涨船高,目前干姜价格已从上半年的13-14元涨至20元左右。干姜库存有量,加上新货供求并没有矛盾。随着干姜价格的上涨,前期购买的低价货源已获利不小,眼下又是销售用季,是兑现利润的好机会,有货者不要被暂时的涨价行情蒙蔽。
山萸肉:2013年山萸肉在受灾减产利好中价格逐步上扬,目前市场河南产统货要价40元以上,陈货因质量颜色不等要价30-35元。山萸肉利好已得到兑现,有货者将由惜售待涨转为积极抛售,其行情也将发生变化。山萸肉新货产量不大,陈货存量不小,而且陈货价位高低不等,一旦行情降温,有货者将各自逃生,坚挺的行情难以固守,这是近几年山萸肉多次涨价行情过后的结局,估计,这次也难逃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