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临,中药材市场也完全进入淡季。2015年上半年,旺季似淡季,那真正淡季也很难期待出现好的行情。旺季没体会到,淡季来临也没了感觉,过去的半年,传统的淡、旺季好像没什么区别,没有什么概念。持续的疲软、下跌,商家“习惯”了、麻木了!
这两年,养生、保健概念很火,尤其是在玛咖全国火爆带动下,市场上不少药材商家又转行做起了茶花、养生保健。趋势好、方向对,对于传统中药材市场转型与升级未尝不是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但众多商家云集在产品初级批发阶段,门槛低、竞争激烈,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或者特有的营销模式,很难进一步做大做强。健康行业是朝阳产业,是政策扶持产业,是产业化模式发展,商家赶上了时代潮流,接下来还应该是如何深入挖掘,做精、做细、做出特色!
中药材市场必须转型已成为商家的共识,互联网+中药材电子商务模式已有几大公司去尝试和推广,虽然当前还不成熟,商家认可度、参与度还不高。但随着市场倒逼作用的显现,转型带来的阵痛、淘汰加剧,在不久将来,我们会看到中药材电子商务真正的实力和魅力!改革,不单单是简单经营模式改变,更主要的是对我们原有固定化、习惯化的思维模式的升华!
当前的中药材市场,正处于经济换档期、改革攻坚期、政策监管趋严期、大宗商品低潮期、中药材行情由高到低寻底期、中药材市场升级转型探索期,几期叠加,给中药材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复杂性超过以往,导致了众多商家的迷茫和困惑。但中药材基本的供求矛盾规律没有改变,有过超长时期的高价必然有较长时期的低谷调整。既然享受了高价带来的利润,则也必须接受低价的煎熬,坚持下来,才有可能迎来新一轮辉煌!只是,下一轮周期的社会基础、生产结构将有很大改变,中药材市场也将用新的形式去展现。因此,做为商家还是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探索、去积累、去发现、去适应市场新的表现形式和特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