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药市的寒冬何时尽

发布时间:2015-10-27 阅读:1190

 
戴伟

 

    “霜降”和“双降”同时降临,天要冷了,经济形势没有转好的迹象。降准降息似乎对股市有利,会向市场释放大量的资金,让大家不要在银行里存钱,刺激资本经济、刺激消费。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反映了政策面对当前形势严峻的应对调控。
 
    简单的说,经济危机就是商品过剩的危机,商品过剩是生产过剩造成的,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生产停止或减少,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减少原料就是必然的,大家知道现在粮食价格、钢材、铁矿石、石油、铝、铜,甚至橡胶、柏油的价格都在大幅下滑,甚至落的不靠谱。一个新疆的朋友反映种植棉花三年丰收,但却三年亏损了……。
 
    我们中药材行业目前在生产种植上就是产能过剩,一方面受前几年市场行情高涨的影响,另一方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很多地区政府积极扶持鼓励大种药材,根本不考虑后果,当前多数品种都处在生产的高位,库存在积累,行情在下跌,市场走动显得很迟缓。
 
    本身,上一次所谓的大牛市中,本来大多数药材是被炒上去的,是泡沫行情,并不是因为短缺。随着牛市的结束后,一些品种的价格回归理性,但生产却被严重的刺激了,那么按照这个逻辑,中药材就要经历一个更加严重的供大于求的时期,就必然会出现一个价格低廉甚至烂市的时期,这是目前药商艰难的一个因素之一。
 
    在这里,插一句:任何牛市的结果,都是毁灭。股票的牛市是这样,房地产牛市是这样,商品期货是这样,中药材也同样是这样。然后,是在一个轮回……。
 
    更为麻烦的是,中药材的供应在生产盲目扩大、行情下滑的时期,造成中药材行业艰难困苦。另一方面,受大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行业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用药单位——药企的日子也不好过,并不是因为药材掉价了,成本降低了,需求增加了。相反,我们通过市场和产地监测,发现原料的使用方——中成药生产厂家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减少了原料的需求。
 
    所以呀,在供应不断增加,在需求大幅降低,在流通渠道颠覆改变,在大经济形势不佳的时候,中药材经营户必然要面对这么一个困难的时期。
 
    当然,乐观的一面是:从投资来说,中药材正在酝酿着又一次的机会。投资者在未来可以用同样的资金买到了更多的货源。
 
    三七产新之中,昨天从朋友圈里看到了三七红种子价格135元,这个价格和最高峰相比,打了九折,我觉得在现价上再打九折才合理。之所以频繁的谈论三七,是因为他是上个周期的领头羊,读懂三七的历史行情和生产变化,药材也大致如此了。去年买三七储备的,是第一批烈士,如果今年跌破百元,对买三七储备的,还应该是烈士,这不是预测,这是规律。什么时候人们谈三七变色,没有人敢种,没有人敢囤积的时候,可能才是回升的时机。站着多高,就应该横着更长,这应该也是规律。
 
    冷库里大量的桔梗、太子参,是同理!能等到下一次行情出现的时候才出手的,往往是少数。这么多的货,都卖在下次高点?怎么可能呢?药材涨价的基本条件是生产缩减、库存不足,或者出现了超低价格。现在具备这种条件的品种显然不容易出现,摆在面上的就这么几十个品种,数万双眼睛都盯着,大量的资金在等待,在药材行业里,损失惨重的往往是高价进入的,或者是提前抄底的。
 
    枳壳神话破灭了,最高46元,现在产地16元也没有了买家问津,不仅仅是含量不够的问题,对于一年一次产新,使用杠杆高价买入最终是惨痛的教训。天麻、浙贝、黄连、丹皮、白芍、草果、生地,一次次的大手笔失败,都是借鉴。
 
    菟丝子前年90元,去年50元,今年三十元,这是内蒙货,宁夏货产地才20元,依然不是低点,从长远看。酸枣仁涨价中,据说今年减产,前年行情很火,药商有了攀比,酸枣仁酸酸甜甜变化依然频繁。

上一篇:夏枯球行情低迷中等待突破

下一篇:北沙参产新销畅 后市如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