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节后药市交易活跃 哪些品种孕育商机

发布时间:2016-03-01 阅读:1228

                            郑智文

 
人勤春早,亳州药市正月十二开门营业,药商们都早早地来到市场,不少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有的药商已经卖掉不少货,辽五味、淫羊藿、草果、太子参、三七等品种价格强劲上行,其它药材交易也显活跃,而且,有的品种价格蠢蠢欲动。这是节后生意好转的征兆?或是药市复苏转折年?

新年伊始,药商们希望药市能有新的商机出现,不再像过去的一年,多数药材因“飞检”而销售陷入困境。药企认证已结束,2016年药市不会再像2015年一样萎靡不振,一些生产得到调减的药材,在新的一年有望发生新的变化。如:太子参、北沙参、白芷、防风、水半夏、玄参、玫瑰花、香附等;同时,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仍会点燃一些药材涨价“导火索”,如:易受灾害影响的品种:覆盆子、连翘、苦杏仁、桃仁、柏子仁、酸枣仁、辽五味、草果等。

2016年整体药市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因为多数家种药材仍处于生产过剩。生产得到调减的品种,庞大的库存如隐形炸弹,随时会引爆。如果没有突发自然灾害搅动行情,2016年应该是库存消化的一年,多数药材行情难有大的变化。不过,有些品种仍难“安份守己”,还会借题发挥,小打小闹一阵。尤其历史上有过高价,易波动的药材,如:党参、当归、郁金、浙贝、元胡、白术、川芎、泽泻,猫爪草等。

当有些药材价格出现变化时,不可盲目跟风买进,一定要弄清其基本面,所谓基本面就是种植面积大小、价格高低、库存多少,实际需求如何。比如突发自然灾害,可能影响到未来产量,仅仅是这一因素发生了变化,涨价的空间就不会太大,如果价格又不低,涨价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因为种植面积没有调减,库存依然庞大,实际需求没有增加,只是预期产量减少,至于减产多少并不明朗,买货者心存更多的疑惑。

屈指算来,自2012年药市进入下滑通道以来,已在低迷中运行了4年有余,有些药材价格大幅回落,比高时回调了三分之二,甚至更多一点。但是,对比历史低价依然不算低价。每次经历一轮大的涨价周期,药材低价都会迈上新台阶,这是社会物价水平以及生产成本及劳动价值决定的。如:白芷自1990年以来已经历了三次高价和三次低价周期,1990年低价只有1.2元(安徽产,统货,下同),1992年最高价达到11元;1999-2004年价格长期在3元上下徘徊,最低价跌至2元,2007年最高价涨至15元左右,2010年最高价涨至17元,2011-2015年上半年价格在8-10上下震荡,2015年产新后价价格落至4.5元左右,这是不是这轮高价周期过后的最低价,或者未来有更低的价格出现?从1990年的1.2元低价,到1999年出现2元的低价,时隔十五年之后,多低价格算是低价?2元的低价不会重现,1.2元的价格更是一去不返。2016年或者未来是否出现高出2元,低于4.5元的价格?或者说4.5元就是本轮周期的最低价。结合当前社会物价以及当地农作物收益,4.5元价格并没有挫伤药农种植积极性。通过这一事例说明,有些药材价格并未调整到位。过早的入手买货,就难实现预期的利润。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才有分明的四季,没有春苗夏果,就没有秋季的收获。只有药市经历了低迷调整,才能迎来复苏,走向繁荣。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上一篇:3月份花茶类品种行情概述

下一篇:安国地产药材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