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产新期行情为何稳如磐石?

发布时间:2025-11-08 阅读:3210
原创 合润情报 海润本草

图片

中药材市场波涛汹涌,柴胡行情却独树一帜,走出了一条平稳之路。

近期,正值10-11月柴胡集中产新期,甘肃定西、山西运城等主产区的采挖工作正陆续推进。与许多人的预期不同,尽管是产新季节,柴胡行情却未出现明显波动,不同产区、规格的货源价格分化特征显著。

这一现象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在中药材市场波动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柴胡为何能独善其身,保持价格稳定?

01 产新现场:行情平稳下的规格分化

走进柴胡产新现场,看似平静的市场背后,规格价差正愈发凸显。

据亳州市场一线调研显示,山西产柴胡软切货报价集中在80-85元,而硬切货因加工工艺复杂、有效成分保留更完整,价格维持在100元左右。

甘肃产柴胡价格则随芦头长度差异呈现梯度分布——芦头2公分以内的货源报价75元,3公分以内的则降至60元。这种按质论价的格局,反映出柴胡市场的成熟与规范。

药厂货作为需求基数最大的细分品类,价格跨度更为明显。低含量、带杂质的统货价格仅30-50元,而符合标准的合格货价格已接近70元。质量标准已成为柴胡定价的关键因素。

02 供需平衡:价格稳定的内在逻辑

供应端:库存缓冲与产能制约

柴胡市场稳定的核心原因在于供应端的有效调控。

2025年全国柴胡预计总产量2.1万吨,虽然陕西、山西部分产区受近期持续降雨影响,采挖进度推迟,新货上市量有限,但前期积累的库存仍能形成有效补充,避免了供应缺口扩大。

与此同时,柴胡的种植周期需2-3年,2021年低价导致的种植面积缩减,直接影响了2023-2024年的产量。种植周期的刚性约束,使得产能调整无法一蹴而就。

质量标准提升同样制约了合格产能的释放速度。新标准实施后,有效成分含量不达标、农残超标的货源被大量淘汰,进一步优化了市场供应结构。

需求端:刚性支撑与多元拓展

需求端的稳定增长,为柴胡价格提供了坚实基底。

柴胡作为解表疏肝类核心药材,广泛用于感冒清热颗粒、小柴胡颗粒等中成药生产,年需求量稳定在1.8-2万吨。这种基于药典方剂的刚性需求,构成了市场的基本盘。

疫情后终端零售需求回升,更为市场注入新动力。2023年,随防疫政策调整,中成药企业柴胡采购量增长了30%以上。

此外,药食同源领域的柴胡茶饮、保健品进一步拉动需求增长,为柴胡市场开辟了多元化赛道。

03 历史复盘:五年波动与驱动因素

纵观柴胡近五年价格走势,不难发现其内在规律:

2021年,柴胡处于低位盘整期,受前两年产能释放影响,市场库存充足,山西2公分芦头货价格稳定在60-65元。

2022年,随着2021年种植面积缩减叠加标准升级,不合格货源淘汰量增加,柴胡价格迎来小幅回升,山西硬切货价格升至75-80元,涨幅约25%。

2023年,需求端随防疫政策调整逐步恢复,柴胡价格震荡上行,山西软切货价格突破80元。

2024年,柴胡价格进入高位企稳期,全年保持稳定,山西2公分芦头货维持在80元,硬切货95-100元。

2025年产新前,市场平稳过渡,亳州市场报价与2024年底基本持平,未出现明显涨跌波动,仅规格价差进一步拉大。

这一价格演进历程,勾勒出柴胡市场从分散到集中、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路径。

04 未来展望:稳健与隐忧并存

短期趋势:优质优价格局强化

展望2026年,柴胡行情将呈现“整体平稳、优质货偏强”的特征。山西硬切货、甘肃2公分以内优质货价格有望小幅上涨5%-10%,分别达到105-110元、80-85元。

这一预期主要基于三大驱动因素:

一是产能释放有限。尽管2023年价格回升刺激了种植面积增加,但受种植技术、土壤适应性等因素限制,优质产能增长缓慢,短期内难以满足市场对高规格货源的需求。

二是成本支撑增强。人工采挖、加工成本逐年上升,山西产区采挖人工费用从2021年的8元/公斤升至2025年的12元/公斤,直接推高了货源流通成本。

三是需求持续刚性。预计2026年中成药企业备货量将增长10%-15%,优质货采购竞争加剧。

长期风险:2027年或现拐点

柴胡市场也并非高枕无忧。2027年可能成为行业转折点,价格存在15%-20%的回落风险。

核心原因在于,2025年产新后,相对高位运行的行情已刺激主产区种植面积大幅扩张,甘肃、山西等地2025年秋季种植面积较春季增加30%以上。

按2-3年生长周期计算,2027年将迎来产能集中释放期。若届时需求增速不及供应增长,市场将从供需平衡转向供过于求,价格大概率回归低位区间。

这一潜在风险,提醒从业者需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未来的柴胡市场,“优质优价” 的原则将更加凸显。山西硬切货、甘肃2公分以内芦头货等高品质产品仍有升值空间,而普通药厂货可能长期在低位徘徊。

对于种植户而言,唯有紧盯质量标准,提升加工工艺;对于采购商,则需要建立更稳定的优质货源渠道;而对于投资者,把握产能周期节奏,避免盲目跟风,才是穿越市场波动的明智之举。


上一篇:天花粉高价扩种新货放量 优质货成为行情 “压舱石”

下一篇:玉林香料市场周刊